沈荃(1906年~1951年)中央军校军官研究班毕业。别号德余,湖南凤凰人。美军驻印度兰姆伽军官学校毕业。1922年起任湘西巡防军第三支队勤务兵,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教导团排长,第十四军特务团连长。1928年起任独立第十九师军官讲习所队长、教务长,新编第三十四师参谋主任、第五团副团长、师工兵营长。1936年任第...
沈铨,这位清代画家,字衡之,号南苹,出生于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也有说法他出生于吴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他的艺术生涯始于对纸花艺术的热爱。从小家境贫寒,他跟随父亲学习扎纸花,这份手艺让他在年少时便有了稳定的收入。当他步入二十岁的时候,沈铨开始全身心投入绘画,以此为生。他的画作...
沈荃书风雍容闲雅,运笔敦厚。存世书法墨迹较多,以楷、行书最多。然端整有余,劲健不足。
沈荃从军前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经过军校深造后很快就成为一名出色的战术指挥者。从兰姆伽军校毕业后,沈荃进入驻滇干部训练团,担任了一名战术教官。在此期间,沈荃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很多指挥人才,是一位有功于人民的抗日将领。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解放战争爆发,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进行军事整编,实行“留兵不留官”...
战后,在沈荃指挥带领的1500人的队伍中,最后只有120余人生还。沈荃更是身负重伤,被部下背下战场。在遥远的凤凰古城,因为牺牲的亲人太多,当地几乎家家挂白幡,户户戴孝帕。图 | 沈荃(左二)与沈从文、大哥、母亲、九妹合影 负伤的沈荃其后回到故乡湘西沅陵,只休养了两个多月,又投入到紧张激烈的长沙保卫战中...
然而,尽管沈荃的书法看起来像是董其昌的延伸,但他的作品却过于温和和圆润,缺乏董其昌书法的灵动和生气。沈荃的书法虽然被宫廷采用,成为科举制度下适用的禄书体,但很显然,他过于注重形式表现,却缺乏真正的灵感。即使是书法造诣高超的康熙皇帝,也无法摆脱这一弊端。 康熙皇帝曾经亲自召见沈荃,让他进入内殿,一起讨论古今...
沈荃早期作品 其早期作品,以临摹居多,最早可查为其39岁时所书《临颜真卿送刘太冲叙》。沈荃39岁时所临《送刘太冲叙》,在结字上有所变化,不似鲁公般端庄大气,沈荃在学书的过程中,受董其昌影响,多临摹米芾、杨凝式,也最得此二人法,表现为奇中反正,正中出奇的形态,妙趣横生。沈荃在结字上多向右上倾斜同时...
《仿古二十则》是沈荃楷书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这本楷书册,不仅展示了沈荃对古代书法大师作品的精湛模仿,更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在《仿古二十则》中,沈荃的楷书结字严谨而不失灵动,笔法温润而富有变化,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他对书法艺术的极致追求。沈荃的楷书,以欹侧中求平正为主要特点。
沈荃身为帝师,职责就是指导康熙学书。他深得康熙帝赏识,沈荃在康熙面前临米海岳帖时,康熙见其笔秃,就为其取凤管一支,还亲自为其吮毫。《江南通志》评:“荃学行醇洁,书法尤推独步。”沈荃在当时地位与赵孟睥董其昌相埒。沈荃身为康熙帝师,其过人的书法功力及处世的中正仁心,都是令帝王为其折服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