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岫比沈约大一岁,是沈约的好友。范岫的诗文不如沈约写得好,但学问非常广博,沈约十分佩服。范岫被任为安成内史(相当于郡守)是在永明后期。安成郡即今江西安福,离京城建康较远。当时沈约仍在京任职,作此诗予以送别。 参考资料: 1、杨明.谢脁庾信及其他诗人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18页 沈约...
沈约是新体诗的倡导者,永明体的代表诗人。他强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传统,但他不注意文学的讽喻和教化功能,又加之长期在宫廷生活,与下层人民接触较少,所以其诗多抒个人心曲。佳作不少,《别范安成》即是显例。 首先是说年少,那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把再会之...
不要推辞小小一杯酒,分手后恐怕更难重持。梦中寻你不知在何方,如何安慰我这相思意。赏析:《别范安成》是南朝文学家沈约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前四句写少年离别之“易”,后四句写老年离别之“难”,在离别的哀愁之中,还含有对人生进行反思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全诗明白晓畅,情真意切。
别范安成作者: 沈约 [南北朝]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作品赏析: 第387 页[①]易:看得轻易。前期:来日重见之期。这两句是说,他和范岫年轻时离别,那时都把来日重逢看得很容易。 第387 页[②]衰暮:衰老之年。这两句是说...
(言:轻言。持:拿)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这里引用《韩非子》里的典故: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别范安成》以少年离别之易与老年离别之难为对比,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与离别的酸楚。风格朴素、深沉委婉,充分体现了沈约...
【题目】阅读下面的这首南朝古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8分,每小题4分)别范安成沈约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①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②。梦中不识路,何
《沈约•别范安成诗》 --【文选】选读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沈约字休文,吴兴郡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梁文家、史学家。幼而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昼之所读,夜辄诵之,博通群籍,能属文。好坟籍,聚书至二万卷...
别范安成 沈约〔南北朝〕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译文 追忆人生少年离别日,后会有期看得很容易。 世事沧桑你我同衰老,再也不像当初握别时。 不要推辞小小一杯酒,分手后恐怕更难重持。
对比李白的《送友人》与沈约的《别范安成》,同为送别诗,两者在形式上都是五言律诗,同样是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深厚感情,试分析两首诗在感情基调上的不同之处。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
这是一首写离别的诗,写的是诗人年老时跟老朋友分别的情思。诗人与范安成在年轻时即为好友,一次次分别又重逢见证了两人一生的友谊。写这首诗时两人都已步入幕年,分别的伤感更加浓重,不觉中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历任宋、齐、梁三代,官至尚书令,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