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九年(1859),当时因太平天国占领南京,江南乡试改在杭州借闱举行。也就在这桂花飘香的开科时节,来自上海的沈树镛和来自绍兴的赵之谦邂逅相识于考场,同时中举,结下了同年之谊。赵之谦在诗文书信中多次提到他俩的这个缘分,如他在《补寰宇访碑录》中就称沈树镛为“同岁生沈均初”。沈树镛自己精于书画金石及收...
沈树镛比赵之谦小3岁,不仅是艺道方面的挚友,富甲一方的沈家,财力雄厚,也是赵之谦的资助人之一。沈、赵曾合撰《补寰宇访碑录》,惺惺相惜的友情,持续了一生。沈树镛少年时代博学能文,精于鉴赏,酷嗜秘籍、书画、金石,尤以碑帖为最,既重视丰碑巨碣,又注意搜集造像小品,独具慧眼;坚持考订碑帖,辛勤耕耘,收...
在字形上,该碑呈扁势,多采横向取势,展现出宽广而稳健的书风,同时又不失变化之妙,于偏中寻求均衡美。《曹全碑》所展现出来的美是具有柔中带刚、清润而秀逸这一特点的。并且在该碑中,燕尾的提按也是较为明显,使得“蚕头雁尾”的笔画鲜明。本文所录《曹全碑》,为沈树镛旧藏本。《曹全碑》【更多精彩...
清·沈树镛书法欣赏 清·沈树镛书法欣赏 沈树镛(1832~1873)清藏书家、金石学家。字均初,一字韵初,号郑斋,上海浦东人。咸丰九年(1859年)中举,官至内阁中书。 生平收藏书画、秘籍、金石甚丰。尤对碑帖,考订精辟。同治二年(1863年)获得宋拓《熹平石经》,有尚书盘庚篇五行,论语为政篇八行,尧曰篇四行共127字。
沈树镛画像 皇宫内史 道光十二年(1832年),沈树镛出生于川沙沈家大院。祖上以经商为业。 清咸丰九年(1859年),沈树镛由优廪中举,遂到北京谋职。约过了两年,皇帝钦定沈树镛为内阁中书,相当于今天我们说的皇宫的秘书,是一个六品官。沈树镛非常高兴,马上回到老家,把祖上所建的沈家大院修缮一番,并且改名“内史第”。
黄炎培的祖父黄典谟是沈树镛的姐夫,外祖父孟庆曾是沈树镛的妹夫,而沈树镛之子沈肖韵又是黄炎培的姑父,两家是亲上加亲。沈家几代都是一脉单传,沈树镛上任去后,门庭冷落。于是出嫁在南汇瓦屑的沈树镛的姐姐一家子搬进来住了。黄炎培爷爷奶奶生了六个子女,六个子女又繁衍后代,内史第人丁兴旺。黄家四代都居住在此...
清·何屿刻青田石沈树镛藏书印 图录号: 2470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24701867年作印文:均初所得古刻善本边款:均初仁兄蓄碑甚富,若张迁、郑固稀世珍也,为制此印以充文房。丁卯长夏,子万。QING DYNASTY A QINGTIAN STONE SEAL CARVED BY HE YUDated 18673.4×3×3.7cm...
(观艺术)东汉曹全碑 沈树镛旧藏本——隶书书法艺术欣赏 每日一赏 作者:沈树镛 时期:东汉 画种:书法 简介:明拓《东汉曹全碑》,全称《 阳令曹全纪功碑》,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文记载曹全做西域戍部司马和 阳县令时的一些事迹。《曹全碑》于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 阳县(今合阳县)莘里村...
收录36,431个篆刻作品 篆刻流派篆刻名家 篆刻印文篆刻字体 篆书作品篆书字帖 妙好人漫画影音祖典 甲骨文篆刻篆体印章 古风书导航视频集字 书法字五体书钢笔字 毛笔字集美书国学课 中文体英文体花鸟字 唐诗书法三希堂帖 書法典藏释家书法 书法名家书法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