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廷瑞化于玉笥山,后二年,有阁皂山僧昭莹遇之,问所往,云:“暂寻知己。”留诗别,昭莹后到玉笥山话及,方知其尸解而去。 南北东西路,人生会不无。 早曾依阁皂,又却上玄都。 云片随天阔,泉声落石孤。 何期早相遇,乐共煮菖蒲。寄袁州陈智周① 唐末宋初 · 沈廷瑞 五言律诗 ① 廷瑞与智周相善,化后...
下一首:沈廷瑞《答高安宰》 沈廷瑞简介 唐代·沈廷瑞的简介 高安人,吏部侍郎沈彬之子。有道术,嗜酒。寒暑一单褐,数十年不易。常跣行,日数百里,林栖露宿,多在玉笥、浮云二山,老而不衰。化后,人犹常见之。 ...〔 ► 沈廷瑞的诗(4篇) 〕 猜...
唐代: 沈廷瑞 拼 繁 原 虚劳营殡玉山前,殡后那知已脱蝉。应是元神归洞府,更与遗魄在黄泉。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堪叹浮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芊芊。 下载这首诗 赞(0) 沈廷瑞 高安人,吏部侍郎沈彬之子。有道术,嗜酒。寒暑一单褐,数十年不易。常跣行,日数百里,林栖露宿,多在玉笥、浮云二...
答高安宰 唐/ 沈廷瑞 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 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金骨俗争知。
一.题识:雨窗新霁 仿吴仲圭笔意 如斯乎,日夜不息者高深。水石真同气,山僧无异心。寒声争涧响,雪色散峰阴。最是禅房好,幽居肯出林。玉几钤印:陈撰(朱文)?廷瑞(白文)?樗岩(白文)二...
南唐•沈廷瑞《壟穴遺詩》鑑賞:「虛勞營殯玉山前,殯後那知已脫蟬。應是元神歸洞府,更無遺魄在黃泉。靈台已得修真訣,塵世空留悟道篇。堪嘆浮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芊芊。」錄自全唐詩:卷861-21。
诗仙来往白云乡,惟沈廷瑞伊用昌。半悬石板千寻险,一线川风始吹凉。细草微芜杂石色,流猿高枕惊秋章。举头空自恨身老,遥知嵩洛一丘壮。其中“惟沈廷瑞伊用昌”指的是杜甫的好友、时任京兆尹的沈廷瑞。东汉时期,一位叫做伊用昌的人担任京兆尹(治安官),在当时留下了极好的治绩和美誉。因此,...
(清)沈廷瑞在《东畬杂记》中关于清朝前期江浙省濮院镇农家这样描述道:“近镇人家多业机杼,间有业田者,田事皆雇西头人为之。西头,谓石(门)、(桐)乡邑界,其地人多而田少,往往佃于他处,每于春初挈眷而来,年终挈眷而去,名日种跨脚田。”由此可见,濮院镇...
垄穴遗诗沈廷瑞唐 虚劳营殡玉山前,殡后那知已脱蝉。应是元神归洞府, 更与遗魄在黄泉。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 堪叹浮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芊芊。 沈廷瑞其他诗词: 答高安宰 赠僧昭莹 寄袁州陈智周 垄穴遗诗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𫞉 ...
沈廷瑞的诗词共有4篇,主要的有《答高安宰》、《赠僧昭莹》、《寄袁州陈智周》、《垄穴遗诗》等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