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来说,沈度是明朝初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和杰出的书法家。他的楷书作品精妙绝伦,影响了后世,并被尊为我朝的王羲之。他与他的弟弟沈粲一起被认为是明初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沈度的书法风格端庄大方,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受。而他的楷书作品《敬斋箴》更是他在楷书方面的杰作之一,展现了他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魅力。
那时,明成祖下诏选拔书法才俊,沈度凭借其卓越的书法技艺脱颖而出,被任命为翰林院典籍。这一职位不仅为沈度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朝廷的重要文献和典籍,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底蕴。沈度的书法逐渐成为了他通往仕途的钥匙,也为他赢得了“我朝王羲之”的美誉。沈度的书法风格独特,尤其是他...
沈度,字民则,号自乐,是明朝初期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金山区)的一位杰出官员和书法家。他的书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弟弟沈粲被誉为“大小学士”,是明初“台阁体”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1357年,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于1434年去世。沈度家住日河旁,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刻苦...
明代优秀的书法家也不少,比如文征明、王铎、董其昌;但是在明代被奉为标杆的人却不是他们,而是大才子沈度。沈度(1357年——1434年),字民则,号自乐,松江府华亭(今上海)人。他被明成祖朱棣称为是“我朝王羲之”。早年间连赵子昂都不服的董其昌,却对沈度称赞有加,他说:“文(文征明)、祝(祝允明...
沈度《敬斋箴册》当时朝廷的许多金册玉版和重要的官方文书都出自沈度之手。由于当时实行八股科举制度,许多读书人纷纷效仿沈度的书法风格,形成了一种时尚流行的“台阁体”。明清两代提倡馆阁体,这束缚和扼杀了书法创作的自由精神。然而,这也是书法史上“尚法”精神的一次复兴。馆阁体崇尚法度谨严,每一笔都精确...
明沈度精美小楷《不自弃说》,这字真是“漂亮”高清图片明沈度精美小楷书《不自弃说》,纸本,尺寸104.4x29.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沈度,这位明代的书法大家,生于 1357 年的松江府华亭(今上海金山)。自幼嗜学的他,博涉经史,对草、隶、行、楷各种书体皆有钻研。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早年...
必须指出的是,经过数百年的流传,特别沈士栋重装《乐琴书处图》卷为立轴式,题跋遂与绘画本体正式分离,乾隆中期以后遂消失于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所幸有赖于沈彜铭与叶成的努力合作,《乐琴书处图》题跋作为一份重要的文献得以完善保存,也令人们完整地阅读到关于一份沈度...
沈度 小楷《心经》,纵34.6厘米,横88.6厘米。原作附在传为宋李公麟绘的《维摩演教图卷》之后,并跋“永乐丙戍岁,予客燕台真如寺,老僧元觉出示李龙眠演教图真迹,随索予书《心经》附后,自愧玉台难并,固辞再三。老僧索之甚笃,勉强净手谨书一通。是夕上元日也。云间沈度。...
沈度书风的盛行,使得后世学子纷纷效仿,“台阁体”也成为了高考标准字,而且这种与科举考试的绑定,一绑就是五、六百年。 因此后世称这种科举考试和政府办公用的文字为“馆阁体”,以乌黑、方正、光沼、等大为特点,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对于馆阁体书法,历来争议很多,所以我们要客观看待,一味地...
沈度,字民则,号自乐,明永乐时期入选翰林,专于朝廷御前书写文书、玉册等。释文: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足容必重,手容必恭;择地而蹈,折旋蚁封;出门如宾,承事如祭;战战兢兢,罔感或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属属,无敢或轻;不束以西,不南以北;当事而存,靡它其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