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颜竣听说沈庆之到来,急忙去见刘骏道:“现在四方还不知道我们起兵的事,而刘劭占据着天府,首尾不能呼应,这是很危险的。我们应该等各镇的力量联合在一起,然后再起事。”沈庆之大怒,厉声道:“现在要干大事,而黄头小儿都来参预,这样怎能成事,应该斩杀颜竣以示众。”刘骏斥退颜竣,命沈庆之继续安排起事之事。不到...
而后沈庆之与刘骏就在现场商议起了率兵讨逆的事,商议完后,刘骏还郑重地对沈庆之说道:“家国的安危,就拜托沈将军了。”《南史》卷37《沈庆之传》:时元凶密与庆之书,令杀孝武。庆之入求见,孝武称疾不敢见。庆之突前,以元凶手书呈简,孝武泣求入内与母辞。庆之曰:“下官受先帝厚恩,常愿报德,...
1、《南史·沈庆之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南史·沈庆之传》原文及翻译南史 原文: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兄敞之,为赵伦之征虏参军。庆之少有志力。孙恩之乱也,遣人寇武康,庆之未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荒扰之后,乡邑流散,庆之躬耕垄亩,勤苦自立。年三十,往襄阳省兄,伦之见而赏...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西)人士。其兄长沈敞之,是赵伦之(刘宋开国功臣)的征虏参军、监南阳郡,与蛮人作战有功。 沈庆之年少时,是个有志向的勇猛青年。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叛变东晋,派人攻打武康,当时沈庆之还不满二十岁,便跟乡里家族成员迎击叛军,因此以勇武而闻名。 义熙七年(411年),...
因此,在刘宋时期,门阀士族依然占据着高官显职,寒人凭借军功或者皇帝恩倖官至高位者寥寥无几,而凭借军功官至太尉的则只有沈庆之一人。沈庆之能够在“士庶天隔”的刘宋崛起并成为朝廷名将、国之重臣,离不开良好的外部机遇以及他自身的军事、政治才干和个人品行。同众多寒人武士一样,沈庆之以低级武职开始他的...
檀道济评价沈庆之“忠谨晓兵”并为他引荐,于是沈庆之致力远离魏军。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以萧斌为统帅...
意思是说,治理国事就像治理家事一样,农耕之事应当问男奴,纺织之事应当问女婢。陛下如今要出兵讨伐一个国家,却和一群没有打过仗的白面书生商议,这怎么可能成功。宋文帝认为这只是他的无能狂怒,于是一笑了之,并未采纳他的意见。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不理会沈庆之等人的反对,以萧斌统领东路军,臧质...
沈庆之少有志力。时值东晋末年,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政刑谬乱,朝中党派林立,互相倾轧,朝政腐败,不断爆发流血斗争。浙东地区赋役苛重。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五斗米道教主孙泰之侄孙恩率众起义,并派军进攻武康。当时沈庆之未满二十岁,便跟随乡族与义军作战,并以勇猛闻名。 起义被镇压后,乡邑百姓流转失散,沈庆之...
沈庆之 沈庆之(公元386—465.12.6),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南朝宋时著名将领。沈庆之少怀大志, 又孔武有力。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孙恩作乱,时沈庆之未满二十岁,便跟随乡族与乱军作战,并以勇猛闻名。后跟随竟陵太守赵伯符镇压山蛮,屡有战功。永初二年(公元421年),沈庆之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