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一生未曾到过庐山,他仅依据相关的庐山资料,再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创作完成《庐山高图》。 如果将《庐山高图》与五代画家荆浩,同样以庐山为题材而创作的《匡庐图》相比,不难发现《庐山高图》画面中间高耸巍峨的峰峦结构、飞瀑流泉从深山涌出的布置,似乎可在《匡庐图》中找到些许影子。 左图:荆浩《匡庐图...
在中国绘画的璀璨星河中,明代画家沈周的《庐山高图》不仅代表了沈周艺术生涯的巅峰,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之一。《庐山高图》《庐山高图》创作于1467年,是沈周为祝贺其老师陈宽(醒庵)七十岁寿辰而精心绘制的巨幅山水。陈宽的先祖是江西人,又以“庐山陈汝言”自称,因此沈周以庐山为主题,寓意深厚。画...
沈周的画风前后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主要是“细笔”画,晚期风格转变,呈现粗笔雄浑的风格,《庐山高图》兼具了沈周前期和晚期的两种风格。 从总体来看,《庐山高图》气势浑阔、山峰层峦叠嶂,草木茂密,沈周用墨色的浓淡完美表现层次逐步变化,将近、中、远景贯通一气,自上而下成“S”形脉络,表现出了庐山那种跌宕起伏...
读画赏析|沈周《庐山高图》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 沈周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他师法元四家,并上溯董源、巨然,同时旁涉南宋院体画和浙派等,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
《庐山高图》是明代画家沈周创作的纸本水墨写意山水之作,是沈周为其老师陈宽70岁生日祝寿,凭借想象而创作的一幅国画精品。 沈周(1427年—1509年),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州(今江苏吴县)人。不应试科举,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与文徵明、唐寅、...
🍁《庐山高图》是中国明代画家沈周的创作的纸本水墨写意山水之作。此图纵向193.8厘米,横向98.1厘米,纸本设色,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庐山高》是沈周为他的老师陈宽70岁生日祝寿而作的,时年沈周40岁。这也是他存世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一幅画。 🍁画面右上方,沈周用篆书写了“庐山高”三字,末尾自题“成化丁亥...
一个优秀的画家必定集毕生之力将笔下的三伪艺术成分剔除干净。沈周的山水为蒙童学画的最佳范本。他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庐山高》图为其山水代表作之一,临摹沈周一直苦于没有高清大图,今日特整理几张,以飨读者。
庐山高,高乎哉!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培何敢争其雄?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西来天堑濯其足,回崖沓嶂鬼手擘。 涧道千丈开鸿。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 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
《庐山高图》是明代画家沈周创作的一幅纸本浅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描绘的是庐山的景象,画中有白云、杂树、石阶、小路以及人物等。这幅图在技法上借鉴元代画家王蒙的笔意,笔法稳健,气势雄沉,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力量感。山峰多用解索皴,皴染厚重灵动;中段山峦则用折带皴,皴笔精细,墨色较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