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只在国民党政权担任过中层公务员的沈兼士,晚岁忽有意仕进。1966年,“考试委员”换届,戴季陶的亲家、“立法委员”束云章等人推荐沈兼士为候选人,未能入选。1972年,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沈兼士作七言古诗一首,攻讦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以迎合台湾当局,并将诗作上呈给同为江苏人的“副总统”严家淦。1975年...
沈兼士先生的著述收于《段砚斋杂文》《沈兼士学术论文集》。许嘉璐先生评价沈兼士的“语根字族理论”有三长:一是摆脱旧学的就事论事,力求语言演变规律的总模式;二是方法系统而自觉;三是既重归纳、实证,又充分思辨、大胆演绎。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沈兼士学术论集》202页...
鲁迅死后,朱安生活困顿的消息传到社会上,面对各界捐款,她严格按鲁迅遗嘱,除了鲁迅好友沈兼士等人的赠款外,她对朝鲜剧人艺术协会理事长徐廷弼及《民强报》记者等人的捐赠,均予以谢绝;对北平《世界日报》欲为她发起募捐,她也说:“不便接受,最近曾收到沈兼士先生送来的一笔款子,是国币五万元。这笔钱,本来是上海的...
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委员长由蔡元培兼任,委员有顾孟余、沈兼士、胡适、马裕藻、钱玄同、李大钊、朱希祖、周作人等,沈兼士任国学门主任,受聘为国学门导师的有:王国维、陈垣、钢和泰、伊凤阁、陈寅恪等人 [6] 。顾颉刚指出:“大学里设置历史学系可以有两个目的:一是造就中等教育的师资,二是给愿望自己成为史学家的学生以...
沈兼士 沈兼士( 1887-1947 ): 名臤,吴兴(今湖州)人。沈尹默之弟。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1887年7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1905年 19 岁时与兄沈尹默自费东渡日本求学,入东京物理学校。时章太炎先生居东瀛,沈兼士拜其门下,并加入同盟会。归国之后,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今...
书名:沈兼士集整理者:赵芳媛ISBN:978-7-208-18857-0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9月整理者简介赵芳媛,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字学、训诂学、章黄学术史。前言沈兼士(1888—1947...
沈兼士(1887—1947),爱国学者,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在明清档案整理、考古调查、民谣风俗资料调查与搜集等方面,多有开创性贡献。历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主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等职。作者十多年来潜心搜集沈氏兄弟资料,先后赴北京、重庆、南京、上海等地图书馆、档案馆搜集资料,走访其亲友及后代形成...
1942年12月16日早,沈先生即偕三女沈节离开北平去后方。是月30日凌晨,日本人果然出动军宪到吉安所左巷6号逮捕沈兼士,时先生已安抵后方目的地。 日本人不相信先生已逃离北平,于是一面在沈家蹲坑(留下几个特务看守门户,只许进人,不许出,怕走漏风声,当时叫作蹲坑),一面派人四处查找,远至西山一带搜找。因为沈...
沈兼士,是北大“三沈”中的小兄弟,生于1887年。 沈氏三兄弟中,二哥沈尹默,名气最大。不是因为学问,倒是因为书法。大哥沈士远,与鲁迅同庚,在北大讲授《庄子》,名气略小。三弟沈兼士,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主任,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即所谓“小学”---这似乎是“国学”一词,在文教领域的正式“登堂”。周作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