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传师受家学熏陶,对历史也很有兴趣。他在翰林学士任上,恰好“翰林承旨”缺职,按照资历排序和能力,穆宗皇帝想让沈传师担任这一要职,可沈传师不想干,就假装生病,“宣召不起”,并给皇帝打报告,说“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沈传师谦虚一番,说自己没...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书法技艺的传承上,更在于沈传师书法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对后世文化的深远影响。 沈传师书法的学习与传承 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学习沈传师的书法无疑是一条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捷径。沈传师的书法风格独特且富有内涵,既适合初学者打基础,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书法家进一步...
沈传师是唐代书法大家,尤擅楷书。他的作品《柳州罗池庙碑》在展现了沈传师卓越的书法艺术水平的同时也是他传世最具代表性书迹之一。这件作品最初是由杰出的文学家韩愈所撰写,经沈传师书写,呈现出了楷书的鲜明特点,历久不衰,得到了古今书法爱好者的推崇。《柳州罗池庙碑》的魅力在于其骨骼挺拔、气息圆润,整体结...
沈传师,字子言。材行有馀,能治《春秋》,工书,有楷法。少为杜佑所器。贞元末,举进士。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挽毂士,号“权、许”。 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过我传师往见谢曰闻之丈人脱中第则累公举矣故不敢进孟容曰:“如子,可使我急贤诣子,不可使子因旧见我。”遂擢第。
历史人物> 沈传师 【生卒】:769—827 【介绍】: 唐苏州吴人,字子言。沈既济子。治《春秋》,工书。少为杜佑所器。德宗贞元二十一年举进士,复登制科。召为翰林学士,改中书舍人。性恬退无竞,时翰林缺承旨,称疾不起,乞以本官兼史职。出为湖南观察使,转江西,徙宣州。明于吏治,吏不敢罔。慎重刑法,每断狱,...
唐代著名书法家沈传师《柳州罗池庙碑》局部之一 唐朝著名书法家沈传师楷书《楷书柳州罗池庙碑》于唐长庆元年(821)正月立碑,由韩愈撰写碑文,沈传师亲笔书写,陈曾篆额。此碑原位于广西柳州,后遗失,仅存宋拓孤本由清代何绍基收藏,日本博文堂亦有珂罗版影印本流传。沈传师在53岁时书写的这部作品,秀润妍美,清劲有神...
沈传师,吴人(今属江苏省姑苏市),字子言,生于唐朝宗大历十二年(777),卒于文宗太和九年(835) 。吴县沈氏,素为名门,家学渊源深沉。沈传师身世名儒世家,其父沈既济,博通群籍,史笔尤工,受到吏部侍郎杨炎的欣赏 。唐德宗建中初(780),杨炎为宰相,向天子保举,说沈既济才堪史任,召拜左拾遗、史馆...
【作者小传】: 沈传师,字子言,吴人。贞元末登第,历官拾遗、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宝历中,由尚书右丞出为宣歙观察使,复入为吏部侍郎。有才行,工楷法。诗五首。 【作品】: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 和李德裕观玉蕊花见怀之作 赠毛仙翁 ...
沈传师,吴人(今属江苏省苏州市),字子言,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卒于文宗太和九年(835) 。吴县沈氏,素为望族,家学渊源深厚。沈传师出身名儒世家,其父沈既济,博通群籍,史笔尤工,受到吏部侍郎杨炎的赏识 。唐德宗建中初(780),杨炎为宰相,向皇帝推荐,说沈既济才堪史任,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在给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