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胡桢出生地旧宅,嘉兴南门饭箩浜 1897年7月1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农历丁酉年六月十三日)出生 出生在浙江嘉兴府秀水县南门外东米棚下南段一个贫困家庭。祖籍徽州,堂号,汪余辉堂。曾祖父畊山汪公,曾祖母张氏。祖母汪氏,祖父胡云岩,字鸿锦,米店店员,入赘汪家。父亲汪胡泳,字泳麟...
汪胡桢,字幹夫,号容盦。出生于嘉兴南门外饭箩浜,湖滨小筑为其旧居。嘉兴黄国华先生说,汪胡桢将其一生所作诗词,收录在《容盦诗稿》之中。黄国华先生,是汪胡桢的表侄,也是汪胡桢先生事迹的主要研究者,编纂有《汪胡桢年谱》《汪胡桢传》,策划布展汪胡桢故居,多次组织汪胡桢文化和纪念活动。黄国华先生,...
汪胡桢(1897一1989)浙江嘉兴人,中国水利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院士),原水利部顾问。汪胡桢故居座落在嘉兴市南门,旧称汪家花园。花园始建于1924年,旧时占地四亩九分,濒鸯湖而建,古木参天,环境清幽,2015年故居对外开放。1948年,先生51岁,一心抱负“水利救国”,半生治水却壮志未酬,...
汪胡桢与“河海” 首届特科班学生 汪胡桢15岁丧父,家境贫寒,靠姑母接济继续学业,18岁时,看到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招生简章,既不收学费,还允诺毕业后可在导淮工程中分配工作,让身处“毕业即失业”大环境的他非常心动,和同学沈宝璋、许寿祖一同报考,并都获录取。1915年3月...
汪胡桢(1897一1989)浙江嘉兴人。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水利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水利部顾问。1933年11月,为统筹设计整理京杭大运河,由导淮委员会、华北、黄河水利委员会、交通部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建设厅联合成立整理运河讨论会,並...
汪胡桢旧居位于嘉兴市区帆落浜39号,系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先生旧居。为西式平屋数椽,名“湖滨小筑”,有花木之胜。现有建筑整体布局呈“工”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80平方米,砖木结构,屋顶铺设洋瓦。前后两进,北面一进三开间,分别为内书房、外书房和客厅;南面一进四开间,为卧室和卫生间。连接南、北...
汪胡桢,水利专家,生于1897年7月12日,卒于1989年10月13日。浙江嘉兴人。1917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水利部顾问、一级工程师。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持和参与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整理南北大运河工程计划》,亲自勘察了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
嘉兴籍人士汪胡桢先生,是中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他1917年毕业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我国自力更生培养的第一批水利人才。1924年,他从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效力。 早在90年前,他与蚌埠有过交集,焦点在八塔集,就是后来被写成大白字的八大集,位于目前的蚌埠市淮上区吴小街镇。写到这里,笔者的思绪潮湿...
汪胡桢一生始终与时间在赛跑,一生留下无数科学著作,所译书为当时世界最新领先工程技术,达到的高度在科技界十分罕见,他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创新人生,创下了数个第一。贯穿于汪胡桢生命全程,从最初抱负“水利救国”到“科技兴国”终身不渝。除水利科技著作外,涉及门类广泛,有城市规划、新村建设、铁路工程、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