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戏的历史上,票友下海唱成名角儿的不乏其人,票友因为功力深厚最后自成一派的也不稀奇,但既能写剧本,又能设计唱腔,并能登台演唱的却只有老生大家汪笑侬。汪笑侬本来名字也不叫什么汪笑侬,他是旗人,原名德克津,有人说是德克金,也有人说是德克俊,字润田又字舜人,号仰天,后改号:孝侬,别署竹天农人...
在表演方面,汪笑侬主张,做工必合其人之身份,神气必合其事之形容,腔调必合其词之语气。按五音、传七情,设身处地,方足以动人观听。(转引自傅秋敏《论汪笑侬的戏曲改良运动》,载《戏剧艺术》1988年3期)这是一种典型的“体验派”法则。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汪笑侬的表演实践,也必然自觉追求个性化,摒弃千人一...
熟悉京剧的朋友都知道,在京剧老生流派当中有两个“汪派”,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汪桂芬派,另一个就是汪笑侬派,汪笑侬虽然年长汪桂芬两岁,但是他的艺术风格形成晚于汪桂芬,故被称为“新汪派”。汪笑侬先生出身票友,本名并非汪笑侬,他十分仰慕汪桂芬先生的艺术,但是汪桂芬先生并不看好他,对他的演唱付之一笑,故而他才改名“汪...
汪笑侬,正黄旗满洲人,原名德克俊,后更名僢,字润田,号仰天,别署竹天农人。出生于北京官宦之家,自幼聪明好学。22岁中举后,他无意于仕途,一心想要在艺术上成就事业。其父担心他被嘲笑为“不务正业”,强迫他担任河南太康七品知县。上任不久,他主持正义,惩治邪恶,得罪了当地土豪劣绅,被罢官。离...
周信芳:敬爱的汪笑侬先生 敬爱的前辈戏剧艺术家汪笑侬先生故世,已经将近四十年了。 三十几年来,他的声音笑貌、举止风采,始终历历在目,萦回耳际。 我和笑侬先生第一次同台演戏,是在1915年,是在上海丹桂第一台。三天打泡,第一天他演的是《献地图》,第二天他演《马前泼水》,第三天他演《受禅台》。
汪笑侬能演靠把戏,武打精炼而不花俏。汪派特有剧目大都为他自己创作、改编,又的是由其他剧种一致,《哭祖庙》、《刀劈三关》、《马前泼水》、《党人碑》、《受禅台》、《博浪椎》、《骂阎罗》、《桃花扇》、《风流天子》、《排王赞》、《煤山恨》、《瓜种兰因》、《长乐老》、《骂王朗》、《骂毛延寿》等是...
汪笑侬(1858~1918)是中国京剧界的一位杰出人物,被誉为表演艺术家和作家。他生于北京,本名德克金,字润田,号仰天。他出身于官宦家庭,自幼聪明。1879年(光绪五年),他中举,但无意于追求功名。后来,他父亲为他捐官河南太康知县,但因其性情刚直,被弹劾罢职。他转而投身戏曲界。汪笑侬的表演做功...
汉语词典> 汪笑侬 注音ㄨㄤㄒㄧㄠˋㄋㄨㄥˊ拼音wāng xiào nóng 人名。(西元1858~1918)自號伶隱,清末民初皮黃伶人。曾任知縣,棄而業伶,工文辭,自編戲本頗多,皆託古諷時之作,有《哭祖廟》、《黨人碑》、《受禪臺》等,表演聲容亦能活運成規,自闢新徑,晚近言戲劇改革者,笑儂實為先驅。
汪笑侬(1858~1918)京剧作家,早期京剧表演艺术家,满族,北京人。本名德克金,字仰天,号孝侬。出身官宦家庭,自幼聪明,1879年(光绪五年)中举,但他无意追求功名。其父给他捐一河南太康知县,因性情刚直,被劾罢职。转而投身戏曲界。曾入北京翠凤庵票房学唱京戏,又得孙菊仙指点,技艺日进,结合自己的嗓音,创造出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