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汪兆镛,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就是大汉奸汪精卫的亲哥哥,不过他们不是同一个妈生的。汪精卫原来叫汪兆铭,后来才改名汪精卫,名字里都有个“兆”字。汪精卫以前加入了革命党,但后来背叛了祖国,成了人人喊打的大汉奸。而他的亲哥哥汪兆镛,人生道路跟他截然不同,可以说是名垂青史。汪兆镛老家在浙江...
心情既悲痛又愤怒,汪兆镛拿起笔给汪精卫写了一封信,信里严厉指责他的卖国行为,说因为他的事,汪家在老家已经没脸见人了。他希望汪精卫以后别再自称汪家人,也希望他能及时回头,别再错下去。因为尊重哥哥,汪精卫回信给汪兆镛,信里他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向大哥倾诉自己的难处,说自己在“曲线救国”。但这样...
汪兆镛(1861-1939)是著名的近代粤籍学人。少从叔父汪瑔读书于随山馆,后入学海堂从陈澧治经史。平生博通经史诸子,兼及金石研究、谱牒编修、诗文创作;着力于岭南历史、文献、画艺方面的考订著述。著有《孔门弟子学行考》、《补三国食货志刑法志》、《晋会要》、《元广东遗民录》、《岭南画征略》,以及《广州...
汪兆镛在《竹枝词》第一首中已明言:“笑煞江郎论徙戎,种多白黑与椶红。中华民气休轻视,三百年来守土风。”澳门自明代后期起,因着历史的因缘际会,赶上了一席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宴。汪兆镛对于这场中西汇聚的邂逅,感到惊奇,而另一方面,他对在澳门的华人能坚持保存中华文化传统,觉得欣喜和自豪,“中华民气休轻视...
199.汪兆镛,字伯序,1861-1939,79岁。广东番禺,微尚斋诗/番禺县续志,今存527首。 微尚斋诗:上卷乙酉(1885)至壬寅(1902),共39题70首;下卷癸卯(1903)至辛亥(1911),共38题51首。微尚斋诗续稿:《辟地集》一卷为居澳时作品,收入古今体诗52题72首;《纪游集》一卷为出游各地的吟咏,收入古今体诗27题81首...
汪兆镛祖籍浙江山阴(今属绍兴),清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八(1861年6月6日)生于广东番禺。字伯序,号憬吾,晚号山溪渔隐。 汪兆镛从小就十分聪颖,十岁就能作诗,29岁时中举。然后回到广东各州县为幕府。当时的两广总督岑春烜对他非常器重,推荐他去湖南任知县,加四品顶戴,但他矢志研究金石、诗文,于是婉言谢绝了。
《汪兆镛诗词集》是201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汪兆镛(1861年6月6日-1939年7月28日)字伯序,号憬吾,晚号清溪渔隐。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1861年6月6日)生于广东番禺。少随叔父汪琼学于随山馆。1884年(清光绪十年)选学海堂专课肄业。次年举优贡生,以知县用...
《汪兆镛文集》是201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邓骏捷、刘心明。内容简介 汪兆镛(1861-1939)是著名的近代粤籍学人。少从叔父汪瑔读书于随山馆,后入学海堂从陈澧治经史。平生博通经史诸子,兼及金石研究、谱牒编修、诗文创作;着力于岭南历史、文献、画艺方面的考订著述。著有《孔门弟子学行考》...
汪兆镛:一个坚守信仰的遗民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的英雄和反派,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汪兆镛就是其中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他的坚贞不渝和独立思考的品质,为他在家族、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注入了不可磨灭的光辉。汪兆镛出生于广东番禺,自幼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十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