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46岁的池田大作前往伦敦拜会了85岁高龄的汤因比教授,两人晤谈约十日。谈话开始时,汤因比博士曾以充满朝气的口吻说:谈吧,为了21世纪的人们,继续谈下去吧。对谈记录稿以《展望二十一世纪》为题出版,成为20世纪著名的文化对谈录,也是池田大作文化对话系列的开篇之作。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都对以中国为代表...
汤因比出生于历史世家,早年在牛津大学和英国雅典学院接受了专业而系统的古典学训练,但从青年时代起,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反专业化”的学人,他的《历史研究》虽篇幅宏大,素材丰富,但归纳多于考证,例子多过数据,从严谨、客观的角度而言,《历史研究》并不是一本标准的历史学术著作,而更像是一本历史哲学,甚至宗教性...
关于汤因比史学思想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的人相当多,这显然跟文化形态史学的性质,以及汤因比作为文化形态史学集大成者的学术地位有关。当我们在读《历史研究》时,很容易认为其历史研究单位就是“文明”,不过倘若我们仔细研读汤因比的作品,会发现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单位并不能简单定义为“文明”,“文明”只是其历史研究单...
《阿诺德·汤因比传》,[美]威廉·麦克尼尔著,吕厚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429页,118.00元也许,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不会在二十世纪的任何一个历史学专业领域被视为专家,但他可能是二十世纪最著名、最广为人知的历史学家。一般读者多少都会...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光,他的12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汤因比曾
这种知识层面的缺失,其实并不是最坏的。作为历史学家,汤因比最大的诟病,就是他试图发现和总结历史规律,并用他所谓的历史规律指引未来。在《历史研究》中,汤因比深刻探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他认为每个文明都会经历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过程,而新的文明则会在旧文明的基础上...
阿诺德·汤因比全部作品:历史研究(上、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套装共11册),人类与大地母亲,从东方到西方:汤因比环球游记,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汤因比著作集(套装全七册),文明经受考验,亚洲高原之旅:文明的兴亡,变革与习俗:我们时代面临的挑战,变动的城
汤因比名词解释汤因比名词解释 汤因比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进行比较时所使用的比例关系。它通常以“X与Y的比率为Z”这种形式来表示,其中X和Y为两个事物,Z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男性与女性的比率为1:1”,意思就是男性和女性在某种情况下的数量是相等的。 汤因比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经济学、数学...
汤因比认为,如果道德标准仅仅是人类主观意愿的产物,那么它们可能与生命的本质和真实需求相脱节,这种脱节可能导致道德标准失去其应有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胡乱的爱与胡乱的恨会让一个社会变得很偏激。未来尚未降临,过去已不复存在,因此当我们合上史册的时候,过去了的事情都已是无可改变的了。——阿诺德·汤因比 汤因...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本文逻辑:洞见之一:人类和文明可以被操控、被决定吗?洞见之二:技术的加速,将让一切知识、规范全部失效 洞见之三:人类最大的困境,来自自我奴役 洞见之四:文明冲突的时代,政治秩序如何走出修昔底德陷阱?洞见之五:面对战争不断的世界局势,如何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