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早秋曲江感怀》。这句话的意思是忽然发现池塘里的荷花一半都结了莲蓬,描绘的是秋天的到来和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 此诗写的是早秋的曲江,但其中自叹自怜的感情成分更加强烈。"池上秋又来"描述的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又将来临,这里的“秋”不仅仅指的是季节,...
小提示:"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荷花:(名)①莲的花。②莲。 小提示:"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荷花池上半成 全诗 原文拼音版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是该欢喜还是该忧伤?这句话写得很唐诗。“朱颜易消歇,白日无穷已。人寿不如山,年光忽如水”,白居易的这几句话,不但是唐诗,而且可以上追古诗词十九首的汉风。说荷花的容易凋零,对照的是太阳的和时光的永无止境。却又用这一种草木与自然的比对,扩展到人生与岁月。汉唐之人...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是[唐代]白居易的名言名句。本文包含:〔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的诗词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评析、写作背景等。
“池上秋又来”韵律对照○○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离离暑云散,嫋嫋凉风起。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人寿不如山,年光忽於水。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仄仄仄平平,平...
原文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名句注音 chí 池 shàng 上 qiū 秋 yòu 又 lái 来 , , hé 荷 huā 花 bàn 半 chéng 成 zǐ 子 。 。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年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 手绘节气 | 处暑,出暑了吗? 8月23日6时20分进入“处暑”节气,“处暑”是一年之中第十四个节气。处,是“停止”的意思;...
下列诗词按其所描述的节气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②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 ③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④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③①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正确答案:D 解析:①描述的是立冬;②描述的是...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阿笨按: 虽然同为中华文化圈,呵呵,越南喜欢的是李白与杜甫,日本更喜欢白居易,王维和苏轼。可能受佛教的影响,也可能是明末遗民东渡的时候带去的,也或者是李白的豪放飘逸与灵动...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