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江都县在府城西南四十六里”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都故城在县西南四十六里,城临江水”,刘文淇《扬州水道记》一书,对古邗沟受江口和汉代江都故城的位置有专门的考证,他援引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广陵在江都县北四里,州城正直其上”、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江都东十一里有雷...
广陵城,江都故城,邗沟城,舆县城,新城,瓜洲城,甘泉山,蜀冈,扬子江,官河,伊娄河,白塔河,茱萸湾,艾陵湖,邵伯湖,雷塘,陈公塘,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筑邗城;战国时期,楚怀王十年筑广陵城;汉代吴王刘濞建都广陵;隋朝沿用蜀冈上故城筑江都宫城;唐代在扬州建有子城、罗城;宋代改筑为大城、夹城、堡城;元代沿用宋城,明代先后缩为旧城、新城;清代沿用明城;上世纪50年代拆除城墙并在城墙的位置修建了环城路。 为配合扬州蜀冈古代...
(注释)①广陵:又称江都,今江苏扬州。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军渡过淮水猝至扬州,破城大肆屠杀,持续十日,史称“扬州十日”。昔日金粉繁华的扬州顿成废墟。②芜城:即扬州故城。③《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官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小题1】下列...
霸王城与江都故城不是同一座城,一个在胥浦,一个在新城,相距十几千米,建城时间相距九十年。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设置广陵国下属县时,距离江都县很近的霸王城,并不属于广陵国,而属于临淮郡的舆县。印志华认为:“江都县与舆县的分界线应该是以胥浦河为界,东为江都县,西为舆县。” ...
江都故城,原为汉时江都县治所,后因东汉末至三国时废弃或圯于江而得名,乃渠水首受江处。渠水,亦称中渎水,属广义邗沟的汉时别称。前名通常用于西汉时,后名通常用于东汉至三国时,本文统称渠水[笔者注:广义邗沟泛指春秋始凿、历经浚拓、沟通江淮、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苏北南段的相关运道。其涵盖邗沟故道、支道...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
这支队伍从山东南下,安宜城正处在通往江都的要道上,是江都的北部屏障。安宜城首当其冲,在劫难逃。防守安宜的隋军士兵,以土城为掩护,与杜伏威所部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孤城无援,安宜终于被攻破。安宜城内,守城士兵与百姓,尽皆战死,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繁华一时的安宜故城变为一片废墟。唐王朝建立后,杜伏威向...
刘文淇的上述考证,是汉代邗沟入江口位于今仪征境内的证据。仪征城区在汉代时是江都县的白沙村,而扬州西南四十六里处的西汉江都县城,则位于今仪征市新城镇附近。 霸王城与江都故城不是同一座城,一个在胥浦,一个在新城,相距十几千米,建城时间相距九十年。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设置广陵国下属县时,距离江都县很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