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进士/江西方志文化丛书》记述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江西行政区划内唐朝至清朝进士科登第情况。重点介绍状元39人,其中文状元33人、武状元6人;榜眼41人,其中文榜眼39人、武榜眼2人;探花43人,其中文探花41人、武探花2人;会元(省元)23人,其中文会元21人、武会元2人。为保证全书的完整性,还附有“江西历代进...
吉安从唐代到清朝,足足出现过3000多名进士和21位状元,有“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的美誉,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说法:“一门九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苏轼也曾写诗赞扬过吉安市:“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在北宋的时候...
进士之乡是指中国古代科举所取进士较多的地方,自隋至清,江西-吉安、江苏-苏州、福建-福州、浙江-杭州、四川-眉山。江西吉安 “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吉安科举进士3000多名,其中状元19位、榜眼16位、探花14位、会元11位,历代宰相25人、任职尚书巡抚百余人,官方统计数据以地级市相比为全国之冠。...
在这一时期,江西状元进士辈出、文化群英迭现,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朱熹等一大串响亮的名字,以文化泰斗式的雄姿引领着时代潮流;南丰三曾、鄱阳四洪、金溪三陆、临江三孔等科第世家,以群体性、家族性的密集形式闪耀于当时的历史舞台。由于两宋时期的良好奠基,至明清时期江西甚至出现了“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
江西是出学霸的地方。在吉水县新落成的中国进士博物馆,清晰标注了江西的学霸高度。两宋时期,江西的进士总数达到5142名,排名全国第二。明朝江西进士2728人,占全国的10.96%。明朝一共90位状元,来自江西的有18位。 (中国进士博物馆) “一门十进士”“隔河两宰相,百里三状元”“三千进士冠华夏”“翰林多吉水,朝...
在明朝时期,江西省在科举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江西省通过科举选为进士的有两千七百余人,仅吉安一府就有八百余人,占整个江西省的三分之一。吉安府选中进士的人士甚至超过了江西省会南昌府的人数,成为明朝历史中单府选中进士人数总榜的第三名,仅次于绍兴府和苏州府。赣地是除了江浙地区以外,成为内陆省份中...
吉安在江西来说,经济不是很发达,排名中等水平,不过,吉安给人最为称道的是它的文化。吉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清朝,吉安共出了科举进士近3000名,数量之多,属天下第一,而状元就出了16个,明代1400年到1404年,甲申科中鼎甲3人均为吉安人,这在中国科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江西进士占全国比例超过十分之一 明代曾有诗句形容科举考试“三场辛苦磨成鬼”,回头看江西的科举史,古代江西的“学霸”却总是能玩转“高考”,江西人有才学、能吃苦、意志力坚强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历史上江西人最霸气的一次,是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当年赐进士出身的一共470名,其中江西人就有110人...
江西进士共1.05万人 文科鼎甲(状元、榜眼、探花)107人 其中状元48人 任宰辅的多达100余人 在二十四史中立传者高达500余人 宋代江西曾出现了 “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的惊人情形 明代“朝士半江西”从解缙、胡广、杨士奇 到费宏、夏言、赵汝愚、严嵩出任宰辅者达18人之多 “江西书院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