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我省的登革热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 登革热在我省的主要流行高峰是在7月至9月。通常不会“人传人”。只有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体内复制病毒,下次咬人时,才能把病毒传染出去。 登革热传播途径示意图 二、登革热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如何预防登革热 伊蚊的生长周期为15 天,分四个阶段,其中卵、幼虫、蛹 3个阶段共约7~10天,必须生活在水中,一旦离开水,伊蚊的生命链被打破,无法繁衍后代。因此,防蚊、灭蚊的重要工作,就是清理积水,消除孳生地。 清除伊蚊孳生地 防止积水,消除伊蚊孳生地。绿萝、富贵竹等阴生水养植物的花瓶,每5~7天换水1次,并冲...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我国( ) A. 江西省 B. 海南省 C. 广西省 D. 广东省 E. 陕西省 F. 云南省 G. 湖北H.河北省I.山西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DF 反馈 收藏
【题目】2016年2月15日国家卫计委官网通报,广东省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继此前在江西确诊的第一例病例后我国确诊的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该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该病毒的结构模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登革热是一种经蚊媒传播的传染病,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我市分布广泛,主要在小型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四、五时),及早上八、九时。
江西伊蚊 江西伊蚊(学名:Aedes kiangsiensis)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伊蚊属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