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9日,江绪林老师的豆瓣主页下面点燃了一颗蜡烛图标,接着,好几位同学为他留言悼念,寄托哀思。这一天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自缢身亡5年忌日。 5年前,江绪林老师在网上留下只言片语的“遗书”便匆匆告别了人世。2021年,江老师的微信朋友圈消失了,里面的所有内容烟消云散。 在互联网上,逝者留下...
对“江绪林自杀事件”的看法自然要谈到:1)他留恋什么2)他追求什么3)他反对什么4)他坚持过什么 ...
江绪林的一生,是充满挑战与挫败的。他曾参与“XX”事件的纪念活动,被学校保卫处带走;他也曾受到社会的误解与非议,被认为是怀才不遇。在与社会的碰撞中,他的执着与坚持,体现了他对于真理的追求与尊重。在文化与宗教的主题讲座中,江绪林反思了追求真理者的命运。他意识到,尽管追求真理者往往面临困...
震惊于华东师大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离世的消息,我不禁回想起他曾为我揭示哲学世界的点滴,那些豆瓣书评中的深刻见解如今已成绝响。尽管曾对他的某些观点有所保留,但如今我深知,他的才华与执着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微博上的一条评论,道出了学术世界中孤独与无助的深层困境:“江绪林和林嘉文事件揭示了...
2月19日,江绪林去了。5天后,林嘉文也去了。中间隔了一个元宵节,中国人阖家欢乐的日子。江绪林死前...
2016年2月19日,江绪林博士那决然的死洞穿了我们这毫无尊严的生命的苍白的底色。江是基督徒,而根据基督教义,自杀者不容于天堂;可贝亚特丽丝在对他施以白眼之后,难道会引领我们这些苟活者登顶不成?我们日日痛饮忘川之水,于是乎其乐融融,草长莺飞,春回大地!哦,“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跃吧!”哦,这一片流淌着...
江绪林生于1975年,五岁丧母,12岁丧父,从依附的角度来看,他只好靠自己,才可以更好地生存,而姐姐最多也只是在生存方面给予过他支持。而他有条件后,回馈姐姐的,也多是物质的支持与回报。他们很少联系。 所以,在情感生活,或者与他人的情感连结方面,他几乎是一片空白。与他人没有情感连结,就相当于没有爱。与他人...
我与江绪林先生并无私人交往,也许不是这次事件,我很难将他这个人与在北大三角地点蜡烛的英雄传奇联系在一起:这个英雄传奇记录在一篇哀悼北大理想主义衰落的著名文,同文还记录了江绪林作为学生代表与北大校方谈判的其他行动。没想到这个人就是那个人。不过在我看来,他的这 些行动尤其'点蜡烛'的行动更多象征意义,据他...
“邱庆枫事件没过去多久,一个北大学生江绪林突然贴出海报,宣布他要纪念liu四,要在六月三日晚上8点在三角地点燃起‘第十一根蜡烛’。那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急急忙忙奔赴三角地守候江绪林点燃蜡烛的那一刻,三角地边广场显然有不少怀相同心思的同学;结果侯了三个小时,只见三角地人来人往,一切正常;后来方得知他与另外一...
也有少部分理想主义情结者继续寻觅等待固守着份理想们会因孤寂而轻易去牺牲自己恋爱机会成本(指和其更优秀人恋爱机会)前者往往更能告别单身们或者明智;者更让人敬佩时代能有样份坚守太容易尤其些优秀女性朋友除了有点惋惜之外着实让人钦佩 爱情除了具有经济人大效用特点也还具有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特点市场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