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6年11月起用“东方红” 为船舶命名,到1984年7月“东方红”改名为“江渝” 号船名。 “东方红”船名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给长江流域两岸人民留下永久的记忆。 “东方红” 系列客轮及重庆长江轮船公司,经历了长江航运企业的创立、发展、调整和改革。见证了长江航运发展历程。 1954年8月23日,交通部对长江...
翻开这几张老照片,万县港务局的建筑依旧矗立,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忙。十七码头,那一级级江边石梯,曾留下无数匆匆的脚步。它们见证了游子的离去,也盼望着归人的归来。江面上,江渝号轮船静静停泊。曾经,它是连接渝东北与外界的重要纽带。多少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从这里登船,顺江而下,奔赴湖北宜昌、湖南岳阳,...
长江轮船公司于2003年就投入1亿元分期分批对“江渝号”客轮进行改造。将市场瞄准每年乘船游长江三峡的200多万游客。2003年6月三峡成库后,10艘“江渝号”改造成的“江山号”豪华旅游船驶进长江,其它的“江渝号”报废。加上已经有的7艘“江山号”,17艘旅游船年收入将达到2亿元以上,比以前20多艘“江渝号”投入成本...
与此同时,在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重庆长航还打造了10余艘中型江渝号客轮,统一命名为长航江渝106-118号,该系列客轮全长68.5米,型宽13米,共有四层甲板(四层楼),总吨位1960吨,载客人数650人左右,因四楼只有全船身长的一半,所以被重庆及沿江区县的市民戏称“三层半”,该系列13艘客轮主要执行重庆-宜昌区间短途...
王轩的“江渝号”模型存载着三家人的记忆纽带 让它回归长江 亲手将“江渝4号”送上船 王轩带着他的“江渝号”来到东水门码头与长江上最后一艘“江渝轮”合影 今年下半年,王轩无意之中得知当年的“东方红号”客船将在奉节县进行拆除后,王轩一下子很难过。
当年我从家乡云阳县城去市里和省上,是坐上水船,都是晚上搭乘江渝号轮船,第二天早晨到万县。停靠到中午以前再开航,过忠县、丰都、涪陵、长寿,日夜兼程,第三天上午到达重庆港,然后换乘火车去省城。出川坐下水船,夜宿万县的江渝号轮船一大早到云阳,乘船顺江而下,经奉节、巫山和湖北巴东、秭归,傍晚时拢宜昌港,再坐...
当年兴盛的江渝号客船 三峡水库储水前的江渝号客船停靠云阳老县城 三峡大坝储水前的江渝号客船驶入云阳老县城 三峡大坝储水前的云阳老县城小河口码头 三峡大坝储水前云阳老具城修建中的乌阳溪大桥 三峡大坝储水前行驶在江面上的江渝号客船 三峡大坝储水前抛锚于江面的江渝号客船,几只小木船紧靠着江渝号向旅客贩卖...
不是,江渝号是长航的,东方之星是万州轮船公司的 江渝
86年8月下旬,我从忠州长江边的三条岭,乘坐江渝号客轮,来到了心驰神往的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为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有句话,走到武昌和平大道的尽头,就是余家头;走拢和平路的端头 ,就坐在大理工的校门口。在那个年代,余家头即是武汉水运的代名词,就似今天余家头就是大理工的代名词。
长江航运,这个船是"江汉号"或"江渝号",上海还有"江申号",是从十六铺码头上船的,90年代我乘"江申号"去九江。影片中的演乘警的是上海的仲星火。【转发】@:抱歉,根据作者设置的微博可见时间范围,此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