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江南丝竹乐曲《非遗里的中国》 《国乐的侧脸》 第5集 春江 《跟着书本去旅行》 20200130 书本中的诗词——凉州城中话年俗 《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 20241019 《探索·发现》 20240216 家乡至味2024(11) 《心理访谈》 20250322 AI读心术:一段话让人泪崩的真相 《国乐的侧脸》 第1集 知...
江南丝竹是重视“合”的乐种。在城市丝竹雅集中,不采用主奏乐器领奏的方式,一般以能者为长,大家跟随演奏。不同乐人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多以能体现自己风格的即兴加花行腔,因此丝竹组合中的每位乐人,在长时间的磨合中,形成彼此默契、相互配合、随机应变、灵活衬垫,达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境界。在江南丝竹的乐器...
江南丝竹起源于江苏太仓,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器乐中的一个丝竹乐乐种,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艺术神韵和社会功能。并因其“小、细、轻、雅”的特点被誉为中国民族轻音乐。江南丝竹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中有世界影响的乐种。太仓是江南丝竹的发源地,自明代嘉靖、隆庆以降,四百多年来,民间丝竹演奏活动绵延不...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浙地区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2018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典雅细腻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奏风格著称,反映江南人民的生
江南丝竹是中国民族器乐合奏形式,起源于苏州,流行于宁、扬、杭、沪一带。其曲调优美淳朴、轻快明朗、绮丽优雅,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它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技法丰富多彩。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得名“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曲调优美淳朴,清新悦耳,轻快明朗...
说起江南丝竹在杨浦的根源,在于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杨浦区引翔港一带的“沪东国乐研究会”,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那是一支由周惠等十几人组成的民乐队伍,他们在使用的二胡、三弦、笙、笛、琵琶等乐器上扎好蝴蝶、宝塔、双龙、彩凤、花篮等彩头,在乡间小道和城镇街头,边走边奏,也就是“行街”的雏形。人们夹道...
说起江南丝竹在杨浦的根源,在于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杨浦区引翔港一带的“沪东国乐研究会”,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那是一支由周惠等十几人组成的民乐队伍,他们在使用的二胡、三弦、笙、笛、琵琶等乐器上扎好蝴蝶、宝塔、双龙、彩凤、花篮等彩头,在乡间小道和城镇街头,边走边奏,也就是“行街”的雏形。人们夹道...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 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浙沪地区的乐种,而昆山花桥地处江浙沪的中心,更是江南丝竹的活跃区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江南丝竹的历史本身并不长,大致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花桥的江南丝竹大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形成。比起其它地区的江南丝竹,花桥的丝竹音乐以其短小、活泼而独领风骚。人说江南丝竹的音乐委婉、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