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 [ xùn q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xùn qī ] 洪水季节,江河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洪涝 反义词 旱季 百科释义 报错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
3月31日,广东省气象部门对2024年前汛期气候趋势开展预测。根据预测结论,2024年广东的汛期将在4月上旬开启。预计2024年前汛期(4月-6月),广东省降水除西南地区偏少一两成外,其余大部地区偏多一到三成,降水集中期内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可能性大。其中2024年“龙舟水”(5月21日-6月20日)略偏重,空间分布差异...
秋汛期 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 凌汛期 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 由于气候差异,我国各地汛期的起止时间不同,入汛时间一般随雨带的变化自南向北逐渐推迟,7~8月是全国主汛期。珠江、钱塘江、瓯江和黄河、汉水、嘉陵江等有明显的双汛期,珠江、钱塘江、瓯江分前汛期和后汛期,...
秋汛期是指秋季因暴雨或强连阴雨导致江河水位急剧上涨的时期。秋汛期洪水可能对沿岸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包括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秋汛期通常发生在秋季,尤其是秋季中后期,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和年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秋汛期主要影响那些秋季降雨较多的地区,包括但不限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部分南方地区,这些地区在秋...
汛期有哪些类型? 春汛期: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 伏汛期: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 秋汛期: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 凌汛期: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连续涨水的时期。我国南北方各流域进入汛期时间不同,南方地区平均入汛时间为4月1日,一定量级的降雨或江河代表站超警即入汛。6月至8月是全国主汛期。目前全国江河超警数与多年同期相当,南方地区主要江河水位总体偏高,黄河中游松花江等或有较大洪水。形成原因 江河定期的涨水现象称为汛。汛期是指江河...
汛期(xùn qī) 发音(xùn qī) 基本含义:指江河水位上涨的时期。 详细解释:汛期是指江河水位上涨的时期,通常出现在雨季或者融雪期。在汛期,水量增加,江河泛滥,容易引发洪水灾害。 使用场景:汛期一词主要用于描述江河水位上涨的情况,可以用于天气预报、水利工作、防汛工作等方面。
北方地区汛期一般为6月至9月 主汛期即洪水高发季节 南方地区主汛期为6月至8月 北方地区主汛期为7月至8月 7月1日全国全面进入主汛期 防汛关键期即进入 一年中降雨最集中的时期 今年我国防汛关键期确定为 7月16日至8月15日 为什么“七下八上”是防汛关键期?所谓“七下八上”指 每年的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
4月1日起,我国正式进入汛期!水利部4月1日发布,从4月1日起,我国正式进入汛期。受极端气候影响,今年汛期我国总体形势旱涝并发、涝重于旱。今年以来,我国平均降水量为61毫米,接近常年同期,但珠江流域西江北江东江以及长江流域中下游等主要江河来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至6成。水利部信息中心水文首席预报员侯爱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