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汗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氵 造字法:形声 笔顺:捺捺横横横竖 更新时间:2025-01-20 00:05:41 基本解释 ●汗 hàn ㄏㄢˋ ◎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汗流浃背。 ◎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
现代保健医学把人体出汗分为不显汗和有效汗。当气温低于摄氏20度时,处于静止状态的人也会排汗,但这种汗液非常细小,人体感觉不出来,故称不显汗;而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或气温高于摄氏25度时,不显汗占的比重就不大了,为了散发热量,人体就要通过排出并蒸发汗液的形式来散热,这种汗液很容易感觉出来,故称有效汗。
在网络用语中“汗”是窘态,尴尬的意思。衍生词:大汗、暴汗、瀑布汗等。引申含义 (1)可以是很无语和无奈的表示,也可以用 - -||| = =; - -! 等符号表情来表示 (也可以用⊙﹏⊙b汗来表示哦)(2)窘态,尴尬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在网络用语中。如下的符号也同样有汗的意思。即汗的同义网络表达方式...
汗,①指汗液。五液之一。津液代谢的产物。《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②出汗。《素问.玉机真脏论》:“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
6.半身汗:出汗只在身体一侧,多见于肌肉萎缩、中风及截瘫病人,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的半身常是病变的部位。 7.手足心汗:手心、足底常常出汗。 8.胸汗:胸前出汗。 9.阴汗:前阴处常有湿汗,严重时大腿根部内侧也潮湿。 中医辨证...
中医对汗的研究,集中在4个方面:1、出汗是身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天气变化、环境转换、情绪波动、劳作奔跑、负重行进、身体患病等都会通过汗液提示。2、出汗是身心一种病理的反映,总的是阴阳失衡,具体要看汗出伴随咳喘、身痛、毛发湿、脉脱等症状,以及汗出频率、数量、颜色等因素。3、出汗是病体邪气外出的通...
汗是人体的“晴雨表”,中医:四个部位出汗,建议引起重视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疏,所以颈部出汗的人很少,如果你的脖子经常出汗,可能和你全身的内分泌失调有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内分泌水平不稳定的症状,从而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和多汗。糖尿病患者脖子出汗是很常见的。建议:通常情况下,内...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外界温度太高会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痛觉刺激时会手心、脚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脸上冒汗。不过,除了这三类情况,其他不该出汗的时候有汗或出汗过多都应该引起重视。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