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出土的东汉陶楼,是一件陪葬冥器,仿死者生前“重楼高阁”式居室制作而成,也是一件精巧的古代建筑模型工艺品,为研究古代建筑学、社会学和民俗学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现藏于云梦祥山博物馆。简介 1979年出土于湖北云梦周田村一座东汉墓中。陶楼为泥质红陶,外罩一层较薄的青黄釉。这件陶楼...
🔍 探索古代文明的瑰宝,我们来到了德州地区,这里出土了一件令人惊叹的文物——东汉陶楼。🏡 陶楼,作为建筑明器的一种,是古人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下,精心制作的汉代民居建筑仿真模型。它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汉代楼阁建筑的风貌,更是当时木结构技术成熟的重要见证。📜 中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这件东汉时期的五层汉陶楼,在洛宁故县黄沟湾村M4遗址出土,现藏于洛阳考古博物馆。陶楼为泥质灰陶,平面呈方形,通高1.05米,由五层套嵌而成,可拆卸。🔍第一层:底层高28厘米,面阔25厘米,进深23厘米。正面外接一庭院,院墙高11厘米,进深7厘米。楼正面开有一门,门高11厘米,宽8厘米,门上方饰有菱形刻画...
东汉陶楼在1979年出土于云梦县城关镇周田村一座东汉墓中,是一件陪葬冥器,仿死者生前“重楼高阁”式居室制作而成,也是一件精巧的古代建筑模型工艺品,为研究古代建筑学、社会学和民俗学提供实物佐证,被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东汉陶楼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高50厘米,宽60厘米。高40厘米,宽50厘米。灰陶质,悬山式顶,一进三间,屋旁开窗,以利空气流通,简单明了,朴素清新。现收藏于成都香米园汉陶艺术博物馆。文物介绍 汉代建筑处处彰显出“坊宇显敞、高门纳驷”的博大气势。从形制来看,其分类可以划分为住宅建筑、园林建筑、桥梁建筑以及附属建筑等四大类,其中...
陶楼是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某些较大的墓葬中陪葬用的陶制建筑物模型。汉代陶楼在淮北地区汉代墓葬中出土数量较少,其质地为灰陶。西汉早期墓葬少见,东汉晚期墓葬内楼阁明器明显增多。在东汉晚期的墓葬中,只有规模较大的墓葬中陪葬有陶楼,一般的墓葬只有壶、盒、耳杯、磨、灶等...
陶楼是汉代人根据现实中的楼进行摹仿再造,或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而创造出来的,在陶楼的制作中,一方面要表现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原则,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器物制造时的“物”的属性来进行塑造。陶楼的制造是为丧葬礼仪服务的,但作为一个人的创造物却是包含一种汉代人的造物观念,因此,在美术史家的眼中,陶楼是一...
🏺 在河北省阜城桑庄,一座东汉陶楼静静地伫立,它不仅是工艺的杰作,更是历史的见证。这座陶楼的结构严谨,比例协调,每一层都承载着汉代建筑的艺术精髓。🏰 陶楼的下部分由四段组成,每段两层,木架环廊被斗拱巧妙支撑,形制独特。塔楼内每隔一层应当会出现一结构间层(图中未表达),推测后世木塔阁楼的结构与之存...
在这场发掘中,他们发现了七件彩绘汉代陶楼,这些陶楼不仅是汉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古代建筑的宝贵资料。🌈 A型陶楼六件,每件都经过精心制作,分为三层暗二两层,底部设有长方形门,上立有立柱,横木置于栌头上,形成一斗二升的横拱来承托上层楼体。二楼设有一长方小门,门上有格扇,顶作两面坡悬山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