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龙舞表演场面宏大,气势壮观,其中舞龙头的动作套路包括叩高龙、扫高龙、举高龙、抖高龙等,表演者口衔齿托,将几十公斤重的高龙舞得飒飒生风,活力四射。正如《品读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中所提到的, 汉阳高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形态与舞技是其文化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龙由龙头、龙身、龙尾...
2月12日,在汉阳区江欣苑社区,高龙再度点亮、舞动,现场观者如云。正在台湾进行文化交流的陈满祥说,盼龙的传人凝心聚力,龙的精神代代传承。(完)
2月8日夜,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道龙阳新村社区锣鼓喧天、群龙起舞。社区高龙队的队员们舞起9条国家级非遗项目高龙,队员们或头顶肩扛,或口衔齿托,表演叩龙、举龙、抖龙等高难度动作,高5米、重达30公斤的高龙随着锣鼓声上下翻飞。据悉,汉阳高龙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汉阳区江堤乡、永丰乡及蔡甸区部分地区。高龙...
2月5日,在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高龙博物馆内附近,馆长陈满祥与团队成员正紧锣密鼓地安装彩灯,为正月十五的演出做准备。汉阳高龙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迄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其独特的竖式舞法、精湛的扎制工艺及蕴含的祈福文化,使其成为中华龙舞艺术的瑰宝。2008年,汉阳高龙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汉阳高龙惊艳亮相 (△点击观看央视元宵武汉分会场节目) 舞龙闹新春 是一项特有的民俗文化 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高龙 以独特的竖式舞龙,龙头昂首挺立 气势磅礴、热闹喧天 红红火火,福运连连 汉阳高龙是湖北特有的一种龙灯艺术,起源于盛唐“贞观之治”时期祭龙王的仪式,盛行于武...
汉阳高龙上央视!好家伙,这排面,妥妥的!想起我当年在归元寺庙会上看到的舞龙,那可不是一个“热闹”能概括的,简直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哎,串台了,重来。那龙头,几十公斤重,舞龙人硬是把它玩得像根羽毛,上下翻飞,看得我一愣一愣的。现在想想,那震撼的场面,不仅仅...
中新网武汉2月12日电 题:武汉汉阳高龙:千年非遗闹新春 绘就文化新传承 作者 卢琪 鞺鞺鞳鞳的锣鼓声中,十余个健儿举着龙身平行穿插,身处中心的表演者咬住竹竿,顶起5米高、80斤重的龙头,只见他双膝跪地挪动,龙头随之游弋,这一“口衔齿托”的绝技引得阵阵喝彩……每年春节,武汉都会上演独特习俗——舞高龙。
汉阳高龙盛行于武汉市汉阳区江堤乡、永丰乡及蔡甸区部分地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2008年,龙舞(高龙)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舞高龙仪式分为扎龙、接龙、开光、舞龙和化龙。”陈满祥说,正月十一,舞高龙便在各街道、社区上演,直至元宵节结束。
中新网武汉2月12日电 题:武汉汉阳高龙:千年非遗闹新春 绘就文化新传承 作者 卢琪 鞺鞺鞳鞳的锣鼓声中,十余个健儿举着龙身平行穿插,身处中心的表演者咬住竹竿,顶起5米高、80斤重的龙头,只见他双膝跪地挪动,龙头随之游弋,这一“口衔齿托”的绝技引得阵阵喝彩……每年春节,武汉都会上演独特习俗——舞高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汉阳高龙的世界,感受这项源自1300多年前的唐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汉阳高龙,这一民俗文化在武汉市的汉阳、蔡甸等地流传,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表演艺术闻名遐迩。🐉💃汉阳高龙的舞法别具一格,采用竖式舞法,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它的扎制、开光、焚烧抢福等过程也充满了特色,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