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汉赵就是十六国之一,建立于公元304年,亡于公元329年,国祚25年,传3世5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汉赵的历史。公元304年,匈奴左贤王刘渊趁中原动乱之际,以“兄亡弟绍”复汉为名义,于左国城南郊筑坛祭天,即汉王位,定国号为“汉”,因后来刘曜改国号为“赵”,因此史称“汉赵”政权,...
汉赵(304年-329年),又称前赵,是南匈奴刘渊所建立的政权,为十六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至329年为后赵石勒所灭,共存在约26年。其统治地区一度包含并州、雍州、秦州、豫州、司州以及冀州部分地区。一、国号及国都 汉赵国号:刘渊建国之初,曾以其祖先冒顿单于与汉高祖刘邦约为兄弟且有所联姻而自称继承汉朝...
汉赵(公元304年~公元329年)十六国时期列国之一,是西晋晚期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政权。304年11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即汉王位。308年10月,刘渊正式称帝。329年,后赵石虎攻克上邽,杀死刘熙及文武百官,汉赵政权灭亡。 早期 公元279年:刘渊的父亲左部帅刘豹去世,西晋朝廷任命刘渊为代理左部帅 公元289年:刘渊为北...
刘曜以其发迹之地为战国时赵国之地,改国号为赵,为别于石勒的后赵,而史称“前赵”,或合称之为“汉赵”。 2 (一)刘渊以与汉朝宗室刘氏约为兄弟的南单于后裔自居,自称汉王,并立意像汉朝一样统一天下,故以“汉”为国号。以其姓刘,史称刘汉;又统治地区位于中原北方,故称北汉(易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汉混淆,...
汉赵政权是刘渊依靠并州匈奴五部之众为主体建立起来的,这些南匈奴族众因内迁历时久远,长期在中原地区同汉人一起生活,故受汉化影响较同时期其他少数族裔要更为深刻。前面对南匈奴内迁的历史作了叙述,他们自东汉初年内附中原汉王朝,初居五原塞,后又被徙居缘边八郡,再后来又南迁至并州及河东诸郡,定居于...
可是当皇太弟遇害的消息传遍汉赵时,有十万多匈奴人叛变,自立山头,汉赵陷入内乱,实力迅速下跌,败亡已经不可避免。公元318年8月31日,刘聪病逝,大臣赠予他汉昭武皇帝的谥号。长子刘粲即位,亲王刘景、刘骥、刘顗及国丈靳准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辅佐刘粲。刘粲即位后对靳准感激不尽,封他为司空、录尚书事,凌驾于...
在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其中汉赵政权是最为强大的一支。在皇权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汉赵政权充分利用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统治模式。族群重建与匈奴汉国的兴起 1、“折节过于汉旧”- 魏晋之际南匈奴的处境 在魏晋时期,南匈奴处于一个困境之中。曾经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汉赵(304年-329年),又称前赵,是匈奴人刘渊所建的君主制割据政权,都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北),这是十六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304年,刘渊起兵,称汉王。308年称帝,国号“汉”。310年刘聪即位,311年和316年两次攻破西晋都城洛阳、长安。318年刘曜即位,杀死靳准,次年改国号为“赵”。329年被后赵所灭,立国凡...
308年刘渊称帝,国号“汉”。310年刘聪即位,311年和316年两次攻破西晋都城洛阳、长安。这一阶段,汉赵占有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318年刘聪病逝,太子刘粲继位。匈奴贵族靳准杀死刘粲夺权,在平阳的刘氏男女不分老少全部被杀,靳准自立为汉天王。这一阶段,汉赵的统治地区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319年,刘曜改国号“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