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构式有以下几种: 主语+谓语+宾语:这是最常见的构式,表示一个动作的执行者、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承受者。如:他做了一份报告。 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这种构式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承受者,并通过宾语补足语来进一步说明宾语。如: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主语+谓语+状语:这种构式...
严辰松(2006)指出,汉语的构式包括传统的语素、词、短语、句型等。语素、词、复合词及全固定的短语或句式叫做实体构式,这些构式在词汇上是固定(lexically fixed)的,即其组成分子不可替代,而半固定习语以下的构式都称为图式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s)。[1][2] 实体构式只具有一个实例,如“亚”“者”“头”“孟...
构式,是语言认知的简化版,它就像大脑中的语言知识网络,当我们熟悉一个模式,就能快速识别并激活相关的语义和功能。实体构式如词和短语是语言的基石,而图式构式如“年方”则允许我们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变化,展现出语言的动态性。频率是构式认知的关键,无论是高频的词(token)还是固定的句型(type),它...
汉语构式义和句式义二者区别:侧重点不同、眼点不同,两者联系为冲突。1、侧重点不同:汉语构式义给句子分类时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句式义是句子的句法、语义、语用三位一体匹配构成的综合体。2、眼点不同:汉语构式义着眼于语法意义,句式义着眼于语法单位。
听、说双方选择人称代词类同位构式与要实现的概念目标(target conception/descriptive target)密切相关,即出现在论元位置的同位构式是为了激活同一事件不同层面的关系,而选择不同类型的同位构式中名词也与概念目标相关。我们发现,现代汉语代词类同位构式的内部类型较多,有“人称代词+指量名词”(如“他这个检查组长...
从汉语特殊构式的构成来看,前者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偏正结构,是修饰“三件”的,因此可以把这个偏正结构看成是一个“语段”。这个语段虽然存在着一个“上下”的先后关系,但这只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语序”的意义。可见,偏正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性成分,围绕谓语动词中心语进行“先后”、“施受”,形成一...
你知道吗?现代汉语构式就像是一座神奇的城堡,里面藏着无数的宝藏。而这个知识库呢,就是打开这座城堡大门的钥匙。 比如说,“吃了个闭门羹”,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构式。“闭门羹”可不是真的能吃的羹,而是指被拒绝。这多有意思啊!再想想“竹筒倒豆子”,是不是能一下子联想到把豆子从竹筒里一股脑儿全倒出来的画面...
本书为学林出版社学林语言学文库“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丛书”之一种。借鉴Goldberg创立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以作者多年来探索汉语构式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典型示例解析的方式,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释。除了“绪论”“结语和思考”之外,分别对汉语构式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从构式语法的视角研究汉语双宾结构。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解释双宾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介绍双宾结构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并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分析其认知和语用特点。 一、双宾结构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双宾结构是指句子中主语、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三个成分同时出现,且间接宾语和直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