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丰神。《遣册》总体呈现的是隶书形态,是将以屈曲为体的篆书拉直拽平后而成一种以方正为主要体态的隶书造型。虽然其中有许多保留了篆书纵势的字,但在其中已非主流,只起调节作用了。汉隶成熟时典型化蚕头雁尾笔法,方正宽博结字法等隶书的主流形态无不若隐...
甘肃武威的磨嘴子汉墓中,发现了数量众多、保存完好、部分残卷完好的汉简。这些简牍是西汉晚期所作,距今2300多年。在那个时代,流行的是隶书,并且是一种技术完备,标准严谨的隶书。磨嘴子地区出土的简牍中,已经显示出了成熟的书体和书体,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武威汉简 武威磨嘴子的汉简字与...
〔西汉〕居延汉简(局部) 最早在1930年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火台遗址发现汉简850多枚和50多件汉代遗物,如麻纸、封泥、笔、砚、木版画等,随后在居延60个区域内共掘出11000余枚汉简,1972年秋、1976年夏秋期间又陆续出土了19637枚汉简。简牍的形式有简(扎)、两行、牍、封检、函检、符、觚、籤、削衣、册等...
《汉简隶书选》,高清放大字帖。 2025-02-17 00:01 发布于:山西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内容举报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 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公约 ...
汉碑隶书可以说是汉简隶书在石刻上的延续和总结。所谓延续,是指汉碑碑阴、碑侧的题名,书写随意自由,比较接近汉简隶书风格,如《礼器碑》(图七)碑侧。汉碑正文,则是对汉简隶书最好的总结,形成了一套规范而又系统的用笔和结构体系。在没有看见汉简隶书之前,汉碑作为学习隶书的...
为了准确把握各种石碑的隶书形态,特配置了对各种隶书的临摹作品,以便对照阅读和欣赏,希望大家喜欢。一 、一汉简:居延汉简 汉简,就是两汉时代遗留下来的简牍,一般刻在木片、竹片上。20世纪70年代,在居延遗址出土的两万多片汉简总称为《居延汉简》,是西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
汉简中的字到底有多小? 我们先看看简的尺寸。简”多是长条形长度大概有6厘米到10多厘米之间。但宽度连1厘米都不到。在不到1厘米要写一行字,有的甚至是两行字(两边还有留白)。 如此狭小的空间对于横式和纵势的表现极为夸张的,尤其是以“隶书”作为表现形式的话,波磔的开张是极为明显的,于是我们看到尤其只有一...
西汉时期的隶书——汉简(一) 任启政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简单易学的隶书成为大汉王朝的官方统一文字。书写文字的载体仍然是竹简、木牍和帛缯。 一、居延汉简 居延汉简,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清代末期,在匈牙利英籍探险家斯坦因在我国甘肃掘得敦煌竹简以后,居延汉简又得以出土...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士相见礼》是非常好的隶书入门学习材料, 但绝不是说它就是唯一的隶书学习入门材料。 如果你是这样的看法,你无疑又陷入新一轮隶书入门材料的排它心理,这是很要不得的。 因为汉简资料太丰富了,太多太多了。 如果你能将自己搜集到的所有汉简材料都临写掉, ...
阜阳汉简上的书法虽为典型隶书,然而多取篆书之法,篆隶变迁的痕迹明显,由于其破损严重,故而不是初学书法者的首选字帖,其书法艺术方面更多的价值还有待于研究发现。 整理:薛鑫 本文选自2021年11月29日《文化艺术报》A05版 原标题:《隶书系列 | 〔西汉〕阜阳汉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