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汉简对研究汉朝的文书档案制度、政治制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被誉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同时,出土的古代汉简中的书法墨迹,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汉代隶书的研究内容,为中国书法史填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敦煌汉简 敦煌汉简发现于20世纪初,是甘肃敦煌出土...
汉简 [ hàn jiǎ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àn jiǎn ] 汉代的竹﹑木简。简为古代书写工具,竹片称简,木片称札,统称为简。汉简的长度,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 年在内蒙发现的汉代木简,已编为《居延汉简甲乙编》。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
肩水金关在甘肃省金塔县,汉代是肩水侯官所属的一座烽燧关城,归张掖郡管辖。1930年贝格曼在这里遗址发掘汉简850多枚和50多件汉代遗物,如麻纸、封泥、笔、砚、木版画等。20世纪30年代初,贝格曼一行共在居延60个区域内挖掘,其中有21个区域发现汉简,在挖掘的586个坑中,463个坑有汉简,共掘出11000余枚。1931...
马圏湾汉简 1979年在敦煌县马圈湾出土了大量汉简,共1217枚,包括隶、草、行三种书体。其中的书记简为章草,文字婉转自如,流畅奔放,展现了大家风范,开启了后世狂草体势的先河。这些汉简是西汉中期至新莽时期敦煌境内日常使用的主要字体,它们不仅展示了当时的书法艺术水平,也为研究汉代书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居...
甘谷汉简,1971年12月发现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刘家屲的一座汉墓中,共23枚。因这里是陇中黄土高原,不同于河西走廊的沙漠戈壁,所以将其名之为“甘谷汉简”。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 简牍书体具有率意外露,以拙生巧的内涵...
一、边塞汉简(其中包括了: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楼兰汉简)二、墓葬汉简:像1973年,河北省定县40 号汉墓(为西汉晚期的中山王墓)出土一批已经炭化的残碎竹简,字迹尚可勉强辨认。其中有《论语》、《文子》、《太公》等古书的部分抄本,以及内容大都见于《孔子家语》、《说苑》、《大戴礼记》等书的一些儒家作品...
在众多的汉简中,“居延汉简”数量最多、影响最广。 〔西汉〕居延汉简(局部) 最早在1930年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火台遗址发现汉简850多枚和50多件汉代遗物,如麻纸、封泥、笔、砚、木版画等,随后在居延60个区域内共掘出11000余枚汉简,1972年秋、1976年夏秋期间又陆续出土了19637枚汉简。简牍的形式有简(...
本吧热帖: 1-汉简书法作品欣赏 2-怎样临摹汉简 3-爱莲说涂鸦 4-前几天捡的石头 5-我觉着临摹汉简持笔应该采用握管法 6-临临汉简 7-求指导 8-初学汉简,求带 9-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汉简书法,是隶书字体的一种。随着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简称“海昏侯墓”)大量简牍出土,汉简书法不仅越来越受到书法爱好者的青睐,还引起社会大众对这一独特书体的浓厚兴趣。尤其是近日开始面向全国征稿的“大汉文明看海昏”汉隶书法大赛,或将为汉简书法热再添一把火。什么是汉简书法?中国的文字,经历甲骨文、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