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十八年(75年)十一月,汉章帝诏征西将军耿秉驻扎于酒泉,以防备北匈奴。此时,汉匈之间对西域展开了一场争夺战,汉章帝派遣酒泉太守段彭救戊己校尉耿恭。[6] 永平十八年(75年),发生大瘟疫。京师洛阳及三州大旱,汉章帝下免除兖、豫、徐州的田租、刍稿,将仓廪赈济灾民。[7] 勤政爱民 建初元年(76年),兖、豫...
汉章帝刘炟:东汉王朝的明君 汉章帝刘炟(公元57年-88年4月9日),是东汉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年号“建和”,在位期间从公元75年到88年。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孙子,汉明帝刘庄的第五子,母亲为贾贵人。刘炟在位期间,东汉王朝经历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生安定,堪称一位明君。一、早年经历与即...
汉章帝刘炟:东汉的仁政之君东汉时期,汉章帝刘炟是继汉明帝之后的第21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被誉为东汉的盛世之一。刘炟在位期间,致力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东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全面探讨汉章帝的生平、治国理念、主要政策及其历史影响。一、汉章帝的生平与登基 汉章帝刘炟生于公元...
汉章帝刘炟(56年或57年88年4月9日),字达摩,是东汉的第三位皇帝(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光武帝刘秀的孙子,汉明帝刘庄的第五子,母为贾贵人。刘炟自幼聪慧好学,深受祖父刘秀和父亲刘庄的喜爱。永平三年(60年),他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仅三岁或四岁。这一决定可能是基于他的皇族身份和马皇后...
汉章帝刘炟,生于公元56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孙子,汉明帝刘庄的第五子。他的母亲是贾贵人,虽然并非出身显赫,但刘炟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与品德。在汉明帝的悉心教导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位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的皇子。公元75年,汉明帝驾崩,太子刘炟即位,是为汉章帝。此时,东汉王朝虽然历经光武、明帝两代...
汉章帝像:汉章帝刘炟(公元57-88年),东汉第三位皇帝,为政比较宽厚,亦有被后世批评之处,比如他打破了东汉建国以来外戚不得封侯的惯例,开始给外戚封侯,对后来东汉政治带来了负面影响。汉章帝最主要的历史贡献在于他支持了班超在西域的活动和斗争,为西域统一于祖国打下了基础。
东汉文学的鲜明特色便是文风典雅“镕式经诰,方轨儒门”明帝和章帝也正是引导和促成这一典雅文风的关键人物,刘勰称之为“帝则”。 如果将二帝做一个比较,明帝更倾向于经术,大力推动了东汉经学的发展,营造了“全民习经”的热潮;汉章帝则更偏重文章,以文学取士,平衡这经学和文学在东汉政治文化体系当中的关系。 ...
孝章帝刘炟,庙号肃宗,是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亲妈贾贵人,但被马皇后收养,所以跟马皇后比较亲,成了马皇后的儿子。永平元年(57年)出生,三年后被立为太子。(汉章帝刘炟)永平十八年(75年)太子刘炟即位,尊老妈马皇后为太后。年底刘炟派酒泉太守段彭去救戊己校尉耿恭。建初元年(76年)段彭击败车师,...
在汉朝四百年历史上,汉章帝刘炟是一个以宽厚仁慈出名的皇帝,提起他人们总是把他和汉明帝并称为“明章之治”,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是东汉王朝衰落的主要负责人,千百年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也因此围绕着他有一些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地方。汉章帝即位的时候东汉王朝已经开国五十年,经过汉光武帝和汉明帝的励精图治,...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书写着一个个传奇故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帝王——汉章帝刘炟。他不仅在朝堂之上展现出非凡的治国才能,更在西域的风云变幻中,扬我中华威仪,书写了一段壮丽的篇章。一、西域风云起,中华儿郎显英姿 西域,这片神秘而辽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