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刘邦的国号“汉、”“汉族”之“汉”,其实是源自河汉、天汉,也就是银河。在这种观点里,“汉”可能与银河的明亮光带有关,象征着汉族人民的辉煌和团结。“汉族”之“汉”的深远意义 由上面的描述可知,刘邦的国号“汉”、“汉族”之“汉”,到底是源自汉水,还是源自河汉、天汉,其实...
那么,今人可能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嶓冢山,漾水”以北的今甘肃的礼县和成县一带,也就是所谓的“古雍州”一带恰好就是周王朝和秦国的最早发源地;而“嶓冢山、漾水”以南的地区,恰好就是具有3000年以上历史的古蜀国的故地的“华阳黑水惟梁州”,也就是刘邦建立“汉王国”的故地。
因此可以说汉族得名于汉水和项羽分封,没有他们,可能我们就不叫汉族而叫关族。毕竟按照怀王之约刘邦是要当关中王的,如果关中王刘邦统一天下,那他可能建立的就是关朝而非汉朝了。不过我们也应该感谢张良和项伯,是他们二人的努力,使得项羽把汉中封给了刘邦;接着也得感谢萧何,是他让刘邦接受了“汉”这个美名;...
至于汉中盆地以东的汉水中游地区,人类主要活动于汉水的诸多支流两侧,其冲积平原的体量,较之汉中盆地,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大家一提到秦、巴山脉中的汉水谷地,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汉中”这个地缘版块,甚至将之视为汉水谷地的全部。事实上汉水中游的地缘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地...
(一)西汉水是古汉水源头说 周宏伟于2010年发表于《历史研究》第4期第49-69页上的《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从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提出西汉初年武都大地震引发汉王山山崩阻断古汉水,在略阳一代形成堰塞湖天池大泽并最终通过溢流侵蚀使嘉陵江袭夺古汉水的观点。
在人们的印象中,长江黄河应是中国第一、第二的大江大河,它们的历史也远远超过汉江,古代的江河淮汉四绝之说便是典型的代表观点。但事实真相是:中国古人第一次见到的大水是汉水。汉江为龙的时候,长江就像一条小蛇,甚至可能那时还没有长江的存在。《禹贡》是中国古代名著,属于《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
汉王、汉朝、汉人、汉语、汉服、汉文化。江水汤汤,星河璀璨,皆因汉水。它以包容的姿态,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数千年的文明。沧海桑田,万古如斯。千百年来,汉水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揽丹江口之壮美、武当山之瑰丽、神农架之奇秀,连起一串串明珠、一幅幅美景,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它为沿岸载来...
汉,水旁,与水有很大关系,这个水就是“汉水”。汉水,又称汉江,发源于今陕西宁强县,流经陕西南部、湖北,最后在武汉入长江,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水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是我们祖先早期的栖息地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汉水的中游被称为“汉中”。公元前206年,项羽在“鸿门宴”之后,带兵进入秦都咸阳,杀掉秦王子婴...
明代以前,古月湖与汉水相通,汉水也经过月湖,在龟山北入江。因月湖水面大,极可能为长江边之滩,故入江口不明显。月湖入江口、城南入江口水量都很小,两个大的入江口都在后来汉阳县治之南,所以依山南水北之旧例,隋开皇十七年(597)改沌阳县为汉津县,大业二年(606)改汉津县为汉阳县。即为汉阳县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