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和汉武帝是祖孙关系。汉文帝,名刘恒,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他在位时励精图治,崇尚节俭,与民休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为汉朝的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武帝,名刘彻,是汉文帝之孙,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也有说法称其为汉景帝第九子)。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征伐四方...
3、汉景帝 刘启(前188--前141年) 前157---前141年在位,景帝,文帝的儿子。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文景之治,七国之乱, 4、汉武帝 刘彻(前157--前87年) 前141---...
所以汉武帝当时在君主的第2个守则方面做到了极致,因此他被誉为与秦始皇并驾齐驱。 如果仅从纵向的观点来看,汉武帝打出了一个强国的自尊,汉文帝培养了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数,两者在不同的方向都走的很远,并且都成为后代的楷模,如果真的要分个高下的话,个人觉得只是半斤八两,但是纵向的比较无法分出胜负,却无法阻挡横...
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文帝,在位23年。 汉武帝简介:名刘彻,汉族,出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
汉武帝的丰功伟绩世人皆知,但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如果没有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无为而治,让民生得以休养生息,汉武帝又怎能扩张华夏的版图呢?汉文帝和汉景帝在西汉帝王中算是“最穷”的存在。这里的“穷”并非指国力,而是他们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他们穿着补丁的衣服,宫中供给一减再减。这种勤俭治国的理念对后世统治...
解析 展开全部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年)。高祖第三子。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前141年)。文帝第三子。 汉武帝 (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景帝第三子。 汉明帝, 汉明帝刘庄,初名刘阳,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 光烈皇后 阴丽华,东汉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
汉景帝去世之后,太子刘彻登基,也就是汉武帝。而窦漪房,则晋升为太皇太后。凡是国家大事,汉武帝都必须向窦漪房汇报。16岁的汉武帝一身干劲,一登基就鼓捣了不少新措施。可是汉武帝的新措施重视儒家,和窦漪房尊宠的黄老之道不相符,又得罪了一些权贵。这些利益受损的权贵便纷纷向窦漪房告状。博然大怒的窦漪...
汉文帝: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1] 汉惠帝之庶弟[2] .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3...
1、汉文帝是汉武帝的爷爷.2、汉文帝时期属于休养生息的 阶段,极少进行对外战争;而汉武帝时期,是国力强盛,频繁进行对外战争,最终驱赶匈奴的时期.3、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承接文景之治的积累发动对外战争. 分析总结。 而汉武帝时期是国力强盛频繁进行对外战争最终驱赶匈奴的时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