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9年,李陵奉命率领5000步卒,孤军深入讨伐匈奴,没想到却被匈奴8万骑兵围困,血战之后,李陵所部几乎全军覆没。李陵兵败之后,原本是想假意投降匈奴,日后再寻找机会回来,谁知,他这一去,汉武帝却灭了他全家。而李陵自此以后,便终身不再回到汉朝,哪怕汉武帝死后,霍光、上官桀掌权,派汉使请他回去,他也...
李陵是汉朝的将领,同时也是汉朝的俘虏。这种身份对于李陵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在李陵的心里,他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汉军而已,和匈奴打仗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已。毕竟李陵对于汉朝来说,不过就是一个俘虏而已。李陵和匈奴作战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汉朝对于匈奴来说,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李陵天真地以为,暂时投降,等到机会成熟时再逃回。可是,一年多他都没有机会。当汉武大帝准备接回李陵时,听闻李将军给匈奴练兵,于是杀了李陵全家。其实,给匈奴练兵的是李绪,而不是李陵。此后,李陵对大汉彻底失望,最后老死匈奴所在地。李陵的结局是个悲剧,这悲剧要比他的爷爷、叔叔还要悲。3、和名将相比:李...
李陵欲"有所为也",自己且暂留此有用之身,待来日寻的时机再立奇功,譬如生擒或刺杀单于,至少也可以向他祖父李广学习,想办法逃脱, 李陵本来有机会回到大汉,但是汉武帝的又一次轻率使李陵断绝了回归的念头。另一名汉朝降将李绪帮助匈奴训练士兵,但因传言说他是李陵,于是汉武帝诛杀了李陵的母、弟、妻、子。李陵悲愤...
作为汉朝名将,李陵归降以后,匈奴单于非常器重他,为了笼络李陵,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甚至将他封为了坚昆国王。那为何吉尔吉斯斯坦的人,会将李陵当作自己的祖先呢? 其实在《新唐书》中有记载:" 黠戛斯,古坚昆国也"。也就是说黠戛斯,正是李陵被封的坚昆国的后裔。黠戛斯的人多为红发蓝眼。
李陵,字少卿,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北)人,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同时也是前将军李广之孙。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事迹 李陵早年以擅长骑射及尊敬贤人为世人所称颂。最初担任侍中、建章监。汉武帝因其有李广之风范,派他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地区侦察地形。归来后被任命为骑都尉,率领五千人驻...
李陵很明白,赵破奴不忘故国,逃回汉朝,虽未被治罪,且官禄依旧,但由于他曾居处匈奴,而经常被人在后面指指点点,且基本上已失去了武帝的信任,早被闲置起来,不令领兵。今大汉正缺将才,而赵破奴的本事比公孙敖路博德之辈可不是强一点点,最终却遭如此冷遇,这岂不让李陵一想起来就生气。第二,这军吏太...
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汉武帝觉得自己被背叛了,于是就下令将李陵全族都诛杀了。但实际上为匈奴练兵的不是李陵,而是李绪,这是一位早年投降匈奴的汉都尉,一个谎言害了李陵的一家,也彻底断送了李陵回到汉朝的愿望。 ▲公孙敖:因政见不同而陷害了李陵。 从史书的记载中不难发现,李陵之所以在被俘虏之后没有选择以身殉国,是...
李陵出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家族在汉初就已显赫一时。李广是其祖父,李广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被称为“飞将军”,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屡次获得胜利,深受百姓爱戴。李陵作为李广的遗腹子,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军事熏陶。在李陵的少年时期,汉朝正值强盛,国家对外扩张,西域的匈奴成为了主要的敌人。
匈奴表面上放四百骑让汉朝边塞发现,以作诱饵,迷惑汉军侦骑。而大队人马则保持二十几里,随时准备围歼前来支援的汉军。匈奴这种排兵布阵,明显吃透了汉朝军事制度,这得益于卫律、李陵等一批汉朝降将。无论是居延城还是肩水金关的守军,由于深知位置重要,都尉非常谨慎,怀疑匈奴有诈,不敢派大队人马侦查,更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