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5年[224]。 秦末农民起义,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推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扩展资料汉朝国土范围秦末天下大乱,中原战乱不休,致使河套为匈奴所据,南越、闽越、黔中等地相继独立,至汉初国土仅剩214万平方公里。到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开边拓土,于元朔二年(前127年)派卫青北击...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代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前202年高祖刘邦建汉,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
西汉“仁义自成”瓦当,体现主流儒学文化,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西汉对思想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 教化是儒家传统的治民之方。汉儒基于中央集权大一统专制王朝的政治实践,在继承孔子、孟子、荀子等先儒教化理念的基础上,提倡天人合一、大一统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构建“新儒学”体系,对教化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更为...
比如,汉高祖时期禁止与南越的边境贸易交流,禁止向南越出口铁器制品。于是南越王得知汉高祖的这个做法之后,便指责汉高祖作为一国之主,却心胸狭隘,有民族歧视,随后南越王气不过自己称帝。当时西汉刚刚建立之后,汉朝统治者在公元前183年来汉朝与南越的关系逐渐恶化起来。赵佗在南越称帝,并且还不断扩大南越的疆域,那...
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西汉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汉初崇尚黄老之学,讲究“无为而治”,是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刘邦称帝是公元前206年,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人口大大增加。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汉武帝雄才大略...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指的是秦末汉初的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朝和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这一时期跨越了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共计416年。在这段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两汉时期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事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两汉时期,我国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繁荣发展。汉...
汉武盛世:汉武帝时期是汉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汉朝在此期间达到了空前强大的程度。与大约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和强大帝国。在这一时期,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军事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
每一民族在发生巨变的时代,都会面临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而文化建设是政治建设的基础,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时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西汉武帝时期的文化建设,在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 在秦亡汉兴的朝代更替中,政治、社会、文化秩序遭到空前的破坏。汉承秦制,继承了秦的政治体制...
霍光辅政与昭宣中兴(公元前87年-公元前49年)霍光辅佐三帝,有效治理国家,与汉昭帝、宣帝时期共同构成“昭宣中兴”。盐铁之议(公元前81年)讨论国家经济政策,体现了汉代对于经济管理的重视。六、帝国余晖与更替 王莽篡汉(公元9年) 王莽利用外戚身份,逐步篡夺汉室,建立新朝,标志西汉的终结。结语 西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