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乃两汉一代之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它兼收并蓄《诗经》、“楚辞”、先秦散文等诸种文体。形成了一种容量宏大且颇具表现力的综合型文学样式。贾谊的《吊屈原赋》是骚体赋,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司马相如的大赋是汉赋的顶峰...
汉代文学的分期可以根据文学活动的时间、内容、风格等方面来划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分类方式: 1 时间分期:可以将汉代文学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文学主要出现于汉代初期包括 《诗经》 和《楚辞》 等古代诗歌;中期文学主要出现于汉代中晚期包括 《汉乐府》 、 《史记》 、 《汉书》 等文学作品;晚期文学则主要出...
汉文学史纲要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 完结· 当代文学 · 5.8万字 16436人气/总 加入书架 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一九三八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
从安帝到灵帝是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张衡集中体现了汉代文学的历史转变,从他开始,抒情短赋陆续出现,京都大赋也发展到顶点。赵壹、蔡邕、祢衡等人的辞赋更加贴近现实,批判精神很强。五言古诗进人成熟阶段,《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作家在诗文中对人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
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认为赋作源出秦杂赋。由于汉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汉赋的新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统治者对赋的喜爱和提倡,使文人士大夫争相以写赋为能事,汉赋遂成为汉代400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汉赋注重的是其“述客主以首引”这种“本于庄、列寓言”的虚拟,...
《汉文学史纲要》是1926年鲁迅为厦门大学中国文学史课程编写的一份讲义。内容简介 作为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对我国的古典文学也有着极其深入系统的研究和独特的观点,他曾经计划写作《中国文学史》,可惜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留下来的只有这本《汉文学史纲要》。该书原系鲁迅于1923年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1926年下半年鲁迅在厦门大学开设了中国文学史的课程,为此编写了一份讲义,定名为《中国文学史略》,似有与《中国小说史略》匹配的意思,此讲义有完整的手稿和油印本,共计10篇。1927年鲁迅在中山大学再次开设此课,讲义更名为《古代汉文学史纲要》。1938年编纂《鲁迅全集》时,编者将此讲义更名为...
首先要追溯到文学的历史渊源,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诗经》和楚辞这样璀璨的文学作品,并由此产生了一批文人,他们把自己生命的追求和向往都寄托在文学中,以此来进行创作。文坛经过了秦代的沉默和汉初的不知所措之后,这些文人渐渐的开始崭露头角,也逐渐开启人才辈出的模式。在一开始,这些人的文学创作都从经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