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研究(集刊) (Email投稿;纸质投稿) 简介 《汉学研究》(半年刊),创刊于1995年,是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专注于国际汉学及其研究的学术刊物。主要栏目:国学特稿、窗外的风景、汉学家论坛、汉学家研究、汉学家访谈、法国汉学研究、俄罗斯汉学研究、美国汉学研究、德国汉学研究、英国汉学研究、意大利汉学研究、...
地址: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编辑部(79信箱) 邮编:100083 投稿邮箱(20220602更新|公号信息):hxyj1995@blcu.edu.cn 网址:http://www.blcu.edu.cn/art/2014/7/16/art_5730_1076524.html 国内统一刊号:【集刊】 国际标准刊号: 邮发代码: 定价: 汉...
汉学研究 篇1 一、近代日本汉学研究 吉川幸次郎曾将日本汉学研究历史分为五个阶段:(一)明治以前;(二)明治年间;(三)大正年间;(四)昭和年间;(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2]按吉川的说法,明治以前的传统汉学研究时间跨度最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引入中国典籍的唐朝时期。平安时代和足利时代,日本人创作的诗歌中可见《...
美国的汉学研究大致可以追溯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时候的汉学研究大多是来华商人、传教士、外交官员等对中国社会的记述,尚未形成体系。与西欧传统汉学注重将古文字、古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不同的是,美国的汉学研究在发展伊始,便初显其“现实性”关照,即“欧洲汉学家们对中国的研究,比较多考察的是中国的历史和...
国人也绝不会放弃研究中国文化。所以,“汉学”不会消亡,“汉学研究”也还将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 关于汉学,时下有的叫国际汉学、海外汉学、世界汉学,当然有的也称中国学。以上几种叫法,逐渐摆脱了沿袭汉代以来将重经、史、物、训诂考据之研究称之为“汉学”的范式,逐渐把“汉学”和“国学”分开。当然,也有另...
本报告将简要介绍汉学研究的一些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一、汉学研究的历史 汉学研究起源于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兴趣和热爱。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东方文明的引入,欧洲开始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早的汉学研究是通过翻译中国的文献和经典著作来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中国...
20世纪初欧洲汉学研究的美术史学史意义 摘要 20世纪初,欧洲汉学中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它不仅开创了在现代学科体系内以中国绘画作为研究对象,还改变了中国美术的著录和点评画作的传统。20世纪初欧洲汉学研究机构、期刊等为他们的研究提供坚实...
儒莲(1797—1873),法国著名汉学家。1872 年,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院设立“儒莲奖”。有人颇为雅致地译为“儒林汉学特赏”。此“汉学”为广义的汉学,包括中国、东亚等汉文化圈。围绕“儒莲奖”,能发现世界各国汉学家都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有不同角度的深入研究。这些海外汉学家的努力,拉近了中国文明与世界的距离。
大多是有关虚词研究的,少部分关涉到语法、修辞研究以及汉语二语教学方面的。主要分了六个部分:先秦复音词研究、虚词研究论、具体虚词研究、词的释义研究、语法、修辞研究、关于汉语二语教学。重点内容集中在第二、三部分,以举例的方式来探讨虚词在句子中如何使用的问题,以及它们的具体语法意义等。虚词研究是马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