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发展史来看,简省笔画一直是汉字演变的明显倾向。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又扩大了简化字的范围和字数,这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汉字改革。经过四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在普及教育和书写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从另一方面看,简化字也并非全无可议之处。如"邓"、"欢"、"难"、"树"、"戏"、"对...
宋代书法成就,行书突出,出现了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家。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两种字体的过渡,不是新旧衔接,继承,起伏突变。而是新旧交搭,并行,逐渐替变的。在前一种通行的形体中,就已经蕴育萌芽一种更适合实际需要的新的形体结构,最终取代了前一种字体,而居于统治地位。 由殷商的...
楷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出现的一种书体,其字形更加规整、美观,笔画清晰、匀称。楷书在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达到了鼎盛阶段,成为当时乃至后世的标准书体。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字形字体的稳定化、规范化,为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草书和行书 草书和行书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辅助书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
汉字演变是研究文字演化的书籍,本书共选取常用汉字500字(加上释文中提到的通用字、假借字等共为660多字),每字依次列举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5种字体(其中有的已简化,另加简化字楷书,共九种字体)。金文的少数字用籀文或战国文字等字体代替。汉字数量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汉字...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官方乃至主流媒体,所通用的楷体汉字,也就是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换言之,汉字的演变过程,大概率还在继续。下面,笔者就简明概述一下,汉字演变的各个阶段。② 甲骨文主要是指,殷墟甲骨文,即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当然,西周灭掉商朝后,其早期当也在...
字体:由于写字用的工具和材料不同,汉字在写法上也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从甲骨文到金文,从小篆到隶书,从楷书到行书,再到草书,汉字经历了七种主要的字体变化,也就是所谓的“汉字七体”。中展示了汉字七体中最典型的几种字体的对比。音韵:由于语言本身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分化,汉字的读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上...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无上瑰宝。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关于汉字,分为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商代到秦代)和今文字(汉代至今),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文(周)→大篆(秦)→小篆(秦)→隶书(汉)→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