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改革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争议和探索的历程。从秦朝统一文字到近代汉字拼音化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汉字简化工作,每一次改革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和文化的变迁。汉字改革不仅涉及汉字本身,还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汉字改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首先,汉字改革必须适应社...
文字改革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国主要指对于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有广狭二义。 广义指语言和文字的有计划发展,又称“语文规划”。 狭义只指文字的有计划发展。 这种有计划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所以又称“语文现代化”。 由于条件和要求不同,文字改革...
1923年1月,一场关于汉字改革的号召在《国语月刊》上重磅发布。胡适、蔡元培、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傅斯年等一众学界精英,联名发表了专门探讨汉字改革的文章。这篇号召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芒,照亮了人们心中的迷茫与困惑,也点燃了改革汉字、推动文化进步的熊熊烈火。这些主张改革的学者们深刻认识到,汉字(尤其是...
鲁迅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 蔡元培在《汉字改革说》中认为:“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后的20世纪30年代可以说是汉字拉丁化运动的黄金年代。1936年刊发的《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一文,更是将...
本吧热帖: 1-《汉字优化探索(陶字方案)》 2-优化字(陶字)方案 3-简化字理(简化字总表第一表) 4-讨论:怎样消除一字多音的现象? 5-《未来中语 拼音文字》《zhyv》(一) 6-用图片替换文字,这样就能把汉字换成自己的字了。需要word宏 7-现代汉字雏书 8-汉语拼音拼写汉
即使经历了简化字的合并,翻开《新华字典》看收录的13000字,需要合并的汉字太多了,更别说《中华字海》中近十万的汉字。 应该合并的汉字 1.意义基本相同的同音字,可以合并。比如: 同音异体字:曡疉疊-叠、汎氾-泛、汙汚-污、衛衞-卫、塢隖-坞、娬嫵-妩…… 异体字意义相同而写法不同,异体字的合并有利于规范...
《汉字改革》是201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力。内容简介 《汉字改革》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8年出版,是一本把汉字改革作为语言学课题来研究的较早的专著,书中提出了若干非常重要的论点。王力先生是较早重视并参加汉字改革的语言学者之一。他在本书的序言中提出,“汉字...
我们称之为“一简字”, 一直使用到现在,这是一次成功的汉字改革。1977年5月文会改公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字(草案)》,我们称之为“二简字”,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了该草案,1978年7月,中宣部通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红旗》杂志以及有关出版社停止使用新简化字,...
降低学习难度,是汉字改革的主要目的。形声字的声部是形意字,表音能力与形意字一样是属于半表音文字,本身表音效果就弱于拼音文字。现用汉字中有大量的声部表音不正确的形声字,进一步弱化了汉字的表音能力。如果形声字不能正确表音,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汉字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形声字表音准确率的提高,力争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