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刘奭,生于元平元年(前74年),汉宣帝刘询的长子,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八岁的刘奭被宣帝立为太子。汉元帝在位期间汉朝比较强盛,但也是衰落的起点。豪强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刘奭的传奇 尊师重儒 宣帝...
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7月6日),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前48年1月9日—前33年7月6日在位),汉宣帝刘询之子,母为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好儒术。为人优柔寡断,体弱多病,难以亲政,将政事委任于宦官石显等人,导致宦官专权。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接受呼韩邪单于的和亲请求,...
一、元帝刘奭的即位与政治局势 初元元年,刘奭继位成为汉宣帝的皇子,即汉元帝。元帝刘奭是中国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的即位标志着政权的传承,汉朝的统治继续得以巩固。元帝刘奭在位期间,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他秉承宣帝的政治理念,实行文官主导的政策,重用了一批有政治才能的大臣,如王莽、冯异等,以维护国家的政治稳...
刘奭在汉宣帝为平民时,生于民间。地节三年四月戊申(前67年5月24日),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元帝登基后,因为体弱多病而难以亲政,因此将政务委托给宦官石显等人,这导致宦官专权的现象出现。宦官们专权之后,朝政堕落,皇权式微,社会出现了严重的...
果然,在刘奭统治时期,儒学大兴,占据压倒优势,而西汉政治却是江河日下,汉元帝刘奭统治时期也成了西汉由盛转衰的节点,可见好人当皇帝,完全用儒生治国,其实并不现实。大汉朝廷 二、儒生大举参政 汉宣帝死前留下了三位顾命大臣:第一位是外戚乐高侯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第二位是儒生、太子老师萧望之,...
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是西汉的第十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前49年-前33年)虽然时间不长,却为汉朝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的儿子,刘奭在继位之前,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宫廷斗争和权力交接,然而,他的统治却以宽政、清明和发展经济而闻名。一、早年经历与登基 刘奭出生...
汉元帝是刘询之子,性格优柔寡断并且体弱多病,在西汉历史上并不起眼,甚至于连他的父亲都说:乱我家者,太子也!但汉元帝时期倒是有两个十分著名的人物,一个就是奉命出塞嫁去了匈奴的王昭君,另一个则是西汉时期的大将军陈汤。公元前36年,匈奴郅支单于,攻略乌孙、大宛,威胁西域。陈汤上奏书说:“应把所砍...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74年春季降生于世,作为汉孝宣帝刘询的长子及唯一的正式继承人,他的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出身于昌邑的许家。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曾任昌邑王刘髆的侍从官。因一次随汉武帝外出时搞错了马鞍,被判盗窃之罪,遭受宫刑,后来担任宦者丞。在上官桀谋反时,许广汉被派去寻找用以捆绑人的绳索...
说实话,个人感觉汉宣帝一生看人最准的一次就是说刘奭要乱了汉家江山,最不准的一次便是认为刘骜有出息。初元二年,刘骜被老爹立为太子。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五月,汉元帝驾崩,刘骜继位。刘骜继位,他的母亲王政君也随着成为太后,王政君的侄子,大孝子王莽,也在准备着登上历史舞台。刘骜上台后,首先要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