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汇通祠在小岛上重建,有关专家评价汇通祠是北京古建筑重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汇通祠在小岛顶端,从北二环路的石牌坊大门南行,沿蜿蜒石板小路上行,走到小岛南端,抬眼上望汇通祠山门在即,山门下有十九节台阶,很陡。山门面阔一间,歇山挑脊,灰筒瓦顶,石券门,朱门两扇。拾阶踏入山门,祠内分为前后院,...
汇通祠即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甲60号,什刹海西海北岸,祠内展示了通惠河各历史时期变化,河道上的曾经修建的各类建筑。元代初期,郭守敬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重用,被任命为都水监,负责治理水利工程。他设计和主持修建了通惠河、会通河等大型水利工程,解决了元大都的漕运问题,使江南的...
汇通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位于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上。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汇通祠,并立御制诗碑。 什刹西海汇通祠山门 现存的重修汇通祠的珍贵实物一汇通祠乾隆御制诗碑,碑身通高2.43米,方座夔[kuí]龙首,碑阳为行书体乾隆御制《汇通祠诗》,碑阴为行书体乾隆御...
汇通祠-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南侧、“西海”的北岸。“汇通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旧称“法华寺”、又名“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重修后,改称为“汇通祠”。现为“郭守敬纪念馆”所在地。 郭守敬(公元1231年-1316年)是我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和...
——汇通祠 今天的汇通祠还有一个名字 叫郭守敬纪念馆 身处闹市,南临西海,环境幽雅,景色宜人 汇通祠吸引着许多游人参观 让人流连忘返 也述说着北京城的历史与故事 01 走进汇通祠 方知郭守敬 柳林蝉鸣、白鹭绿荷,老舍笔下的积水潭在2018年升级为西海湿地公园。“ 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池中的绿盖,...
下图、“汇通祠”后院主楼 第一部分:【漕船直航积水潭】 下图、下左:《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中关于郭守敬引白浮泉的记载,下右:今日白浮泉全貌 下图、左上:都龙王庙遗址,左下:元代白浮泉出水九龙头,右:1987年龙山俯瞰白浮泉图 下图、中:《元史·河渠志一》中关于郭守敬“清水口”工程的记载 ...
寻古北京之:汇通祠,郭守敬纪念馆 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三千年古城,自然而然的留下很多“岁月的痕迹”,因此在北京“寻古”并不是什么难事,今天咱们聊一处祠堂、同时也是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叫汇通祠,位于风景秀丽的什刹海。这里是北京市区最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也是京城文化...
【积水潭边汇通祠,难得留下的真文物是它】 #汇通祠留下的真文物 在汇通祠(郭守敬纪念馆)山后有通石碑,刻着乾隆皇帝题写的《积水潭即景诗三绝句》和《汇通祠诗》,诗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汇通祠重修后题写的。这块御制诗碑因其形状好似一把剑 - 北京日报于20240402
上世纪80年代,西城区政府在整治修复什刹海工程时,在汇通祠原址堆土为山,在小山的顶端重建了汇通祠。如今看到的汇通祠实际是1988年按照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的。积水潭附近的汇通祠,现在的郭守敬纪念馆,发明的简仪浑仪 汇通祠已于修建地铁时全部拆除,以上为拆除前原制。现已重建,但水关及石螭已无原貌。郭守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