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的汇率制度改革,形成了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框架。在实施后的三年内,伴随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不断...
第一,渐进式汇改能够降低改革带来的风险。人民币汇改整体采取相对谨慎、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有利于央行整体评估汇改影响,降低对经济的负面冲击。经验表明,没有最优的汇率制度,只有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总方向,结合每一阶段的特征调整汇率制度,汇率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经济波动“稳定锚”作用。第二,维持汇率稳定有助于...
1994年的“汇改”奠定现行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94汇改”提出“建立以市场汇率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此次改革在国内经济过热的背景下开展,有效释放人民币贬值预期,并推动国内经济“软着陆”,提高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2005年“721汇改”使汇率开始考虑篮子货币波动,提高汇率波动上下...
一、汇率市场化改革:行则将至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历经了多次改革,以适应我国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1948年到1952年间人民币汇率根据境内外相对物价水平制定并调整,曾因国内恶性通胀而出现快速贬值。1953年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币汇率进入固定汇率时期,但“钉住”的标的有所变化:1953年到1971年间...
人民币汇率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实现管理浮动的汇率机制:这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核心目标,有助于提升我国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管理浮动,可以减少对单一货币的过度依赖,提升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参考一篮子货币:在改革过程中,应参考一篮子货币而非盯住单一货币。一篮子货币的构成应全面考虑...
1978 年改革开放后至 1993 年 12 月,我国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 “双轨制”,人民币市场汇率和黑市价差形成巨大套汇空间。汇率“双轨制”是汇率管制的产物,不利于我国外汇市场的监管,亦不易于融入市场化的国际汇率制度。 1994 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市场价格并轨,实行 1 美元兑换 8.28 元人民币的钉住...
摘自《人民币汇率改革:历史经验和未来趋势》谭小芬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梁雅慧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逐步演进至现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经历了1994年汇改、2005年“7·21汇改”和2015年“8·11汇改”这三次重要的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逐步增强。人民...
一、改革成效显著,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并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外汇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此后30年间,我国外汇市场建设及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一)外汇市场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基础愈发牢固 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时,其参与方仅仅包括国家外汇管理...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