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ǒng jì qú ] 永济渠是继隋炀帝开通济渠、邗沟之后,开凿的又一重要运河。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一钱太守 任重道远 众志成城 再接再厉 响遏行云 情不自禁 感同身受 扶摇直上 ©...
河北地区生产的粮食通过永济渠,或转运关中,或供给西北守军。唐代中期以前,永济渠是关中与河北、河东诸路沟通的主要交通。沿永济渠的魏州因水运而成为漕运的中转枢纽。而后,在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平定后,华北藩镇势力割据依然强大。自此,永济渠因战乱,漕路中断数十年。唐末及五代初割据政权争夺期间,永济渠区...
南运河是隋代永济渠的下游段、元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与卫河、卫运河类同,是经过人工开挖的蜿蜒性河道,呈半地上河。河道蜿蜒曲折,弯道明显,河道纵坡一般在1/10000~1/35000;河槽为单式U型河槽,河槽上口宽在50~120米,河槽深5~9米;两岸堤距一般在60~1700米不等;河床多为粉质壤土或砂质...
深入挖掘永济渠建设历史和人文底蕴 □刘永河 永济渠是河套灌区人工开发最早的干渠,横贯临河南北,灌溉面积129.13万亩,覆盖了临河区的大部分农田。在长达近200年的历史长河中,永济渠不仅为临河区农牧业丰收、城市环境美化发挥了积极作用,还在河套文化传承中作出了巨大贡...
永济渠,这一历史悠久的运河,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它见证了无数次船只的往来穿梭,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从古至今,永济渠一直承载着重要的交通与物流功能,成为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通道。如今,尽管岁月在其身上留下了痕迹,但永济渠依然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向世人诉说着那些不朽的传说与故事。永济渠,在隋...
永济渠是继隋炀帝开通济渠、邗沟之后,开凿的又一重要运河。永济渠是隋朝调运河北地区(指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道)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然而,星转斗移,沧海桑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情景已无法再现,隋炀帝发兵高丽所留下来的踪迹,也早已消失于漫长...
永济渠的现代价值:不止是水道在现代,永济渠不仅仅是一条水道,它更是连接了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它承载着古老的文化,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如今的卫运河两岸,已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许多人在这里散步、骑行,享受着水边的惬意生活。有时,我们在河边看到孩子们嬉戏打闹,老人们在垂钓,年轻人则在拍照打卡,真...
永济渠在唐代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河北地区的主要运道,它为该区域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河北所产的粮食,通过永济渠的运输,不仅转运至关中地区,还为西北的守军提供了稳定的供给。在唐代中期之前,永济渠一直是关中与河北、河东等地沟通的重要交通要道。沿永济渠而兴起的魏州,因其便利的水运条件,逐渐成为...
资料来源:严耕望著《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河东河北区”所附“隋唐永济渠图”。 综合上述两种观点来看,关于永济渠北段的上游河道路线的看法比较一致,即大致沿凉水河一线,但关于永济渠北段的下游河道路线分歧明显。谭图和侯图认为永济渠下游河道利用潞水,而严耕望和史念海则认为永济渠下游河道自安次、永清下行至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