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平直的古道北侧,竖一座青石建桥碑记,碑文为刘显潜手书《永康桥记》。古道边的崖壁上,镌刻“滇黔锁钥”“如渊总司令桥成纪念”摩崖各一方。 刘显潜,字如渊,“如渊总司令”指的就是倡修永康桥的这位兴义实力派人物。桥建成时的纪念摩崖,记述的是刘...
永康桥位于贵州省兴义市西北部的岔江,地处滇、黔两省交界,横跨黄泥河,兴义籍人士刘显潜(黔军游击军总司令、滇黔边防督办)提倡并主持修建了此桥。近百年来,永康桥一直是滇黔两省人民互相往来的咽喉要冲、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兴义市以“滇黔锁钥”著称,该桥的修建,为滇黔两省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
永康桥位于钟山乡老渡口村委会桥边村东侧的黄泥河上,始建于民国六年,它横跨在云、贵两省险峻的河岸上,有“滇黔锁钥”之称。建桥后,云贵两省在两岸制高点设立碉堡,并派兵驻守。它成了革命的江防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是英雄远征的生命桥,前辈们用血与...
托德先生作为周西成聘请的贵州公路总设计师,能够专门为这座桥留下珍贵的影像,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这座桥就是“滇黔锁钥”永康桥。永康桥 1927年8月美国水利专家托德先生拍摄 永康桥横跨于滇黔两省界河江底河上,呈东北至西南向,东西两岸分别为贵州省兴义县乌沙镇岔江村江底组和云南省罗平县钟山乡老渡口村纳革得...
永康桥位于罗平县钟山乡老渡口村委会桥边村东 500 米处,横跨于滇黔两省界河黄泥河上,东北端与贵州相连,西南端与云南相连。该桥始建于中华民国六年(1917 年),由黔军游击军总司令刘显潜和何应钦之父何明伦等人倡议并由地方绅士支持修建,民国九年(1920 年)八月竣工。桥建在河两岸峭崖上,工程艰巨,结构...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0次播放 永康桥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 沉默的孤单 发布时间:5分钟前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最近在网上看到浙江永康市的西津桥正在修缮,突然想起手机里还存着前年拍的西津桥照片。这座桥可是有历史的呢,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后来在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建,立了8通碑,包括“西津桥重建碑志”碑。桥身是石墩木廊,南北走向,跨过永康江,全长166米,宽4米,有12个墩和13个孔。桥面上建了58间屋子...
西津桥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永康市的一座始建于清代的石桥墩木结构重檐廊桥,南北走向,横跨于永康江之上。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西津桥 (于1997年8月29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浙江省永康市古丽镇南苑路与西津路交叉路口。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建,立有“西津桥重建...
永康桥位于贵州省兴义市西北部的岔江,地处滇、黔两省交界,横跨黄泥河,兴义籍人士刘显潜(黔军游击军总司令、滇黔边防督办)提倡并主持修建了此桥。近百年来,永康桥一直是滇黔两省人民互相往来的咽喉要冲、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兴义市以“滇黔锁钥”著称,该桥的修建,为滇黔两省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