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旧称永安县。民国初改名为紫金县。紫金地域,春秋时属百越地,战国属楚,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属惠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3年改永安县为紫金县,属潮循道,民国15年...
1、山西霍县:东汉顺帝时改彘县置永安县,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霍邑县。2、浙江永康:东汉初平四年(193)分乌程、余杭置永安县,。治所在今浙江德清县,以县西有永安山而得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因与司州平阳郡之永安县重名而改为永康县。3、四川奉节: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改鱼复...
永安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景泰三年:设立县治:永安县在明朝景泰三年开始设立县治,古称浮流。此后,永安长期隶属于南平府,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清朝。民国时期的归属变动:民国元年,随着废府设道,永安归属北路道,1914年更名为建安道。民国十三年,废除道制,实行省县两级管理,永安成为省政府直接管辖...
历史地名> 永安县 ①东汉顺帝时改彘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三国魏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正始二年(505)复置永安县,移治仇池壁(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北),后移治今霍州市。建义元年(528)为永安郡治。隋开皇初属晋州,十八年(598)改霍邑县。
历史知识> 永安县 ①东汉阳嘉三年(134)改彘县置。治今山西霍州市。属河东郡。魏、晋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禽昌县。正始二年(505)复置,属永安郡,移治仇池壁(今洪洞县赵城镇东北)。后移治赵城镇东南。北魏末复迁汉、晋旧治,为永安郡治。《周书·武帝纪》:建德五年(576)伐齐,“齐王宪攻...
2024-11-26上级媒体看永安丨项目引擎激发强劲新动能 ——永安市抓项目促发展侧记 2024-11-19文化中国行 | 福建三明:永安撤县设市40周年特别报道——在文化的进步中触摸时代脉搏 2024-11-13永安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 2024-11-11关注竹博会丨中央、福建省、三明市主流媒体聚焦竹博会 ...
永安县,本析沙二十四都上四保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都、三十一、三十二都,共九都,又析尤溪之四十都、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都共四都为邑。自嘉靖十六年,析去四十都设大田,此分割一都之地也。隆庆六年,析二十八都二图、二十九都一图、三十都一图设宁洋。惟割图不割地,疆域紊矣。县仍...
现在很少有人了解北宋的永安县。《辞海》永安词条下只载有其他的永安县,未载北宋所设之永安县。事实上宋置永安县是史籍有确切记载的。“真宗景德四年建永安镇为县,改永熙陵副使、守陵都监为三陵副使、都监。”为了实施对皇陵的营建、护卫,宋庭特意从偃师、巩县、缑氏、登封四县版图中划出一块新政区叫“永安...
明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下诣,割归善县古名都(即今秋香江流域,含南山水、清溪河)、宽得都(河源东南部)以及长乐县琴江都(即今琴江流域)建县。取名永安,意即从此永远安定。 细算起来,紫金从1569年建县至今,已有450多年。紫金在广东中部,北回归线穿过紫金(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