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永兴军 路名。宋熙宁五年(1072年)分陕西路东部置。治京兆府(治今陕西西安市)。辖今甘肃环县、庆阳、宁县和陕西长武、武功、户县、镇安、山阳以东,陕西米脂、吴旗以南,山西闻喜、河津市以西南,河南三门峡市以西地区。元丰元年(1078年)与秦凤路合并为陕西路,八年复分陕西路置。金皇统二年(1142年)改置...
正史记载中首个被流放沙门岛的官员,后汉永兴军节度副使安友规 唐末五代,武人跋扈,兵变反叛如同家常便饭。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一场规模不大不小的兵变就在永兴军爆发。所谓“永兴军”,治所即长安城。五代时期,其区划名称履有更改,后梁在此设永平军节度使,后唐改为西京,后晋又改晋昌军,后汉则改...
熙宁四年(1071),时年64岁的韩琦收到了新的任命状,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O:“(熙宁四年二月)戊寅,淮南节度使、守司空兼侍中韩琦改永兴军节度使,再任判大名府。”。这里,韩琦的前后职务、待遇只有一个变化,就是从淮南节度使变为永兴军节度使。从职场的一般常识来判断,“永兴”大于“淮南”。查《...
“诸堡失陷,韩公调诸军前往救援,广锐军大哗,劫了庆州牢营,拥吴逵为首,不听调令,据营反叛。” “如今永兴军路一盘烂账,韩公来信求援,诸位,议议吧。” 郭逵恼怒非常:“不去!没有朝廷召命,诸军不可越界,永兴军路的事情他们自己解决!要我们出兵,等朝廷制命下来了再说!” 苏油白了他一眼:“太尉莫要说气...
北宋永兴军路的防御体系,构成了北宋边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部矛盾伴随北宋朝始末,到中后期相对于其他政权与西夏的矛盾更为激烈。宋神宗时对夏政策由战略防御改为积极进攻,北宋的西北防御体系也发生了改变。而神宗后永兴军路将臣群体以儒将、将门、宦官、蕃将、行伍武将五类为主,因此对永兴军路将臣群体的研究,通过对...
这句话中,在宋端明殿学士和永兴军分别是什么官职,主管什么?解析:出自这里吧?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
谈司马光出知永兴军 川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85年第1期谈司马光吮出知永兴军宋衍申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熙宁三年(10了。)九月癸丑(26)日①,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到熙宁四年(1。了1)四月癸酉(18)日,判西京(今洛阳)留司御史台,前后有八个月时间做永兴军兵马都总管安抚使。
第三种是受迷惑说,这种说法来自《长编》。据说朱能除了巴结周怀政外,在永兴军里也很能巴结寇准。他跟周怀政伪造天书,需要一个有说服力的人来支持,所以就想到寇准,而寇准为人刚强好胜,又喜欢朱能巴结自己,所以就答应了这事。 我认为,这三种说法,没有任何一种能单独成为寇准上报天书的理由,但三种都各有合理之处。
永兴军即京兆府,京兆府即永兴军,知XX军府实际就是知知XX州/府。而出于某些特殊原因,宋代某些原大...
B. 豪右,古代的豪门大族。古代以右为上,豪门大族多居于所在地之右,故而得名。 C. 永兴军,指北宋时驻扎在永兴的军队,隶属兵部;作为长官,叶清臣专门负责军务。 D. 天章阁,宋朝珍藏真宗御制文集、御书的藏书阁名,官员有天章阁学士、待制等.反馈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