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闻画之美 2012-7-14 12:39 来自微博weibo.com “水闻画”品牌释义(百度百科O网页链接) û收藏 1 1 ñ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相关推荐 e刷新 +关注 品道 09月11日 00:35 我们各自倾尽全力继续着我们各自的人生。
恍惚间,带领观画者、听画者成为那座亘古苍茫的山,成为那奔腾不息的水,成为那兀自绽放生命光华的树。在“有我之境”与 “无我之境”之间,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刹那间焕发生命之本真。艺术心灵的诞生。而恰恰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美学上所谓“静照”。中国传统山水画跃然纸上可闻、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花鸟画#【明 文从简 《水面闻香图》 】立轴,纸本设色,106.8×43.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荷塘一隅,圆盘状荷叶遮住水面,墨色浓郁,四周水草繁茂,三支荷花突颖而出,二支绽放,一支含苞待放,高处荷杆上一只翠鸟探头向水中望去,翠鸟红喙细长尖锐,全身毛发柔软整齐,神情活泼。
西方传统的方法,是使现实的风景纤毫毕现于画布上,而中国山水画传统的方法,则并不囿于山水树石真景的实际,明明面对着甚至身处于真山实水之间,眼可观山之巍峨,耳可闻水之潺潺,但画出来的,却是作为人的画家的胸中之气。尽管先贤大哲们的学说思想,不可避免地耳濡目染心教于画家们的胸中,但他们的学说思想并不...
雅静恬淡 墨韵田园——刘丹当代水墨山水画作品解析张本平 中国古典艺术讲究“道法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因此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内容和主要题材,山水诗、山水画盛行;山水,自得其高远。在中国古典意境中,山水与人之精神境界有一种彼此映照的关系。古代艺术家们习惯借山水抒发性情,或表现飘逸,或表达...
夏山图 现代 俞子才 雪景山水图 现代 俞子才 深树望远图 现代 俞子才 题识:深树烟开涧路分,瀑泉时向静中闻。翠微忽断丹崖影,吞吐层岚是白云。南田诗,戊子冬日,紫菜俞绍爵写于睫巢。峨眉清音阁图 现代 俞子才 天台石梁图 现代 俞子才 王安石诗意图 现代 俞子才 题识:拔地万重青嶂立,悬崖千丈素流分。
——王宏远的山水画 文/徐恩存 艺术史表明,真正的艺术在于它的抒情写意和寄寓感怀的作用,即远离功利性,而直入一种纯粹性和本质性,使之在精神高度上展现其与生命相通的美感魅力。当代中国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获得的正是这一提升与质变,体现的正是一种生命的抒写与寄情感怀式的表现;而且,愈发表现为源于生命...
长安人关仝,师法荆浩所绘河南山水,来表现关中和豫北一带的景色,他结合不同的地域景观,独创出浑厚雄放的自家风貌。被称之为“关家山水”。与李成、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个主要流派,并与荆浩、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四大山水画家。关仝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晚年笔力过之,是荆浩画派的有力...
山水画的描绘对象是自然美景,有的时候因为熟悉,会被忽视。一幅好的山水画,需要画家把寻常中隐藏的美好挖掘出来。比如这幅《听泉图》,初看平平无奇,再看就会被画中的静谧氛围吸引,想要住在山前水畔,享受自由生活。传统画家喜欢把山水进行拟人化处理,画中高山好像一位巨人。北宋初期的山水画,往往只画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