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谷痢,中医:水谷痢的功效与作用,水谷痢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①指脾胃虚弱,不能消化所致的痢疾。《时病论》卷三:“水谷痢者,糟粕脓血杂下,腹中微痛,登圊频频,
《病源》水谷痢者,由体虚腠理开,血气虚,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在肌肉之间,后遇脾胃大肠虚弱,而邪气乘之,故为水谷痢也。脾与胃为表里,胃者脾之府也,为水谷之海;脾者胃之脏也,其候身之肌肉。 病因病机:《病源》水谷痢者,由体虚腠理开,血气虚,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在肌肉之间,后遇脾胃大肠虚弱,而邪气乘之,故为水谷...
水谷痢-中医术语 水谷痢,因脾胃气虚,不能消化水谷所致。有腹中微痛,粪便中杂有食物残渣与脓血,饮食减少,四肢困倦;脉细缓无力等症。
即水谷痢是也。”6 飧泄·水谷痢 水谷痢指飧泄[1]。飧泄(飧音sūn孙)为病证名[3]。出《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又名飧泻、水谷痢[3]。以泻下完谷不化为特征[3]。《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飧泄,亦曰水谷痢。”《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
水谷痢者,糟粕脓血杂下,腹微疼,频频登圊("圊":读如青。便桶,一作厕所。"频频登圊",是指大便频频欲解,屡有入厕之意。),饮食少餐,四肢困倦,脉来细小无力或关部兼弦,此因脾胃虚寒,虚则健运无力,寒则消化失能,当用暖培卑监法治之。亦当详其病因,如因风木克土,土虚不运,宜本方内加白芍、防风;因劳役...
治小儿水谷痢。日夜不止。地榆散方。 地榆(三分微炙锉)浓朴(三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黄连(一两去须微炒)阿胶(半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又方。 干枣(十颗去核)胡粉〔一分(两)〕上件药。相和。捣为一饼子。急火中烧令赤。取出置地上。以碗合...
参考答案: 水谷痢是指因脾胃气虚,不能消化水谷所致。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在处置污泥中毒的过程中,下列处理次序正确的是( ) A. 先调节单元操作,后停生化进水 B. 先停生化进水,后调节营养比 C. 先均匀水质,后进行闷曝 D. 先停止生化进水,后调节水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硝化反应过程中,温度对其的...
水谷痢,积久不愈,下肠垢 赤石脂丸【处方】 赤石脂1两,桂心1两,白矾2两(烧令汁尽),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谷痢,积...
所属专辑:中医古籍《华佗神方》 猜你喜欢 2.1万 不死华佗 by:巨谷养生 5261 华佗的故事 by:刘海平讲故事 5.2万 女华佗种田记 by:九章有声 1814 华佗五禽戏 基 by:恒星_d5 6984 经方治水之方 by:楚耘 11.1万 大禹治水 by:下雨的深林 4385
水谷痢者,由体虚腠理开,血气虚,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在肌肉之内,后遇脾胃大肠虚弱而邪气乘之,故为水谷痢也。脾与胃为表里。胃者脾之府也,为水谷之海。脾者胃之藏也,其候身之肌肉。而脾气主消水谷,水谷消,其精化为荣卫,中养脏腑,充实肌肤。大肠肺之腑也,为传导之官,化物出焉。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