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县位于沈阳市最北部,地处北纬42°黄金产业带,这里温度适宜,降水充沛,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据康平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农艺师赵晓彤介绍:“在水稻生长季节,得益于辽河水的灌溉、黑土地的滋养以及良种的培育,成就了‘康平大米’米粒饱满、香纯绵甜、口感独特的特点。” 近年来,康平县以绿色有机水稻为...
乡村振兴在行动|贵州平坝:稻谷飘香看振兴 新华网贵阳9月5日电 秋风送爽,稻谷飘香。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成片的水田里,稻禾随风起伏,颜色各异的水稻勾勒出一幅幅独特的“稻田画”景观,吸引了各地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打卡。 平坝大米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丰饶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为当地产出优质大米提...
近年来,杨圩村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整合全村资源禀赋,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自耕自种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产业。村集体从农户处统包易撂荒田360亩栽种优质水稻,2023年毛收入预计50万元左右。从水稻选苗、种植、施肥、采摘、销售全过程都由村合作社自主经营管理。下...
龙江乡在现有产业的发展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烤烟+水稻’轮作、‘水稻+稻花鱼’绿色种养、‘规模+生态’环保养殖等模式,推广种植地方特色品种‘红细软’、发展稻田生态养鱼,全力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产业精品牌。年均播种水稻18980亩(红细软8690亩),其中:发展‘稻鱼共生’绿色种植模式1.2万亩,实现亩均产值达万元...
东南网11月29日讯(本网见习记者 周霞 记者 张立庆)种子被称作农业的“芯片”,种业振兴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水稻分子设计研究科技创新团队责任专家——陈建民,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带领团队深耕理论探索和创新...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水稻等作物种植,利用好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依托油菜花节、农民水稻丰收节等各类大型农旅活动,将田园综合体项目和农旅、文旅等项目相结合,进一步帮助群众致富增收,壮大村集体收入,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清溪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珂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初秋时节,罗江区水稻制种迎来收获季,走进德阳市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略坪镇长玉村国家级水稻油菜制种基地,稻穗缀满了金黄饱满的谷粒,沉甸甸地压弯了稻秆的腰,层层叠叠的稻田宛如一幅金色画布,稻穗摆动的声音、收割机轰鸣的声音共同奏响了丰收的凯歌。
风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时。寒露时节,开阳县楠木渡镇6200亩水稻迎来收获期,农民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金色稻浪中,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收割机收割水稻。在广袤的楠木渡镇大地,水稻收割机穿梭在田间地头,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切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
辽中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赵玉新介绍,辽中区依托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积极推进院地合作,大力开展水稻栽培技术培训,融合精选优良品种、工厂化育秧、有机肥+配方肥技术、增硅抗倒技术、无人机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绿色栽培等3套技术模式,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6月8日,记者在团结村水稻基地看到,一株株水稻苗立在水中,随风飘动。水田里,不时有小蝌蚪游来游去。水稻联合产业党委书记金光南告诉记者,党委成立之后,实现了统一选种、统一栽种。“今年,团结村、沙后所村、小青村,水稻耕地面积达到3000亩。我们5月10日开始插秧,5月28日全部栽种完毕,目前第一遍施肥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