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行舟 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注释:① 水口:地名, 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②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
【题目】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注释:①水口:地名,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②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
南宋-朱熹《水口行舟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水口行舟二首 南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如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翻译: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
《水口行舟二首》 宋代: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水口行舟二首》译文 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蓑衣,在船上尽情瞭望。一夜来,风急浪高,我在舱中默默地思念,外...
水口行舟二首 朱熹[宋代]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熹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他是程朱理学的代表...
【分析】《水口行舟》是南宋诗人朱熹创作七言绝句.诗人运用借景抒情,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大雨过后,满山绿树风光美好的自然景色.感慨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搏击风雨,才能抵达成功的港湾.(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结果...
雨一蓑很鲜明地描绘出船在雨中行走时诗人的形态大有唐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及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的潇洒反映出诗人随境而安襟怀大度 朱熹《水口行舟二首》译文及鉴赏答案 《水口行舟二首》是由朱熹所创作的,诗中这样描写景色,正隐示了诗人心情从恬静到激动的过程,使诗不是如一般的写 景...
南宋-朱熹《水口行舟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水口行舟二首 南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如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翻译: 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
水口行舟二首宋代: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写景,抒情,乐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蓑衣,在船上尽情瞭望。一夜来,风急浪高,我在舱中默默地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