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全新的脱氮工艺,为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脱氮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主要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 4.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硝化反硝化是应用最广泛的脱氮方式,是去除水中氨氮的一种较为经济的方法,其原理就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中氮的循环,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联合作用,将水中...
SBR工艺处理高氨氮煤制甲醇废水,该废水的氨氮质量浓度约为300mg/L,以甲酸为主的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可生化性,经处理后, 出水氨氮平均质量浓度在2mg/L左右,COD为52.8mg/L。 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通常把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分开独立进行,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其在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 氨氮去除率可达...
硝化反硝化法是利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将氨氮离子转化为氮气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适合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硝化反硝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但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和时间。湿地处理法 湿地处理法是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将氨氮离子转化为氮气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二、物理法处理工艺1.沉淀法:利用某些物质的溶解度或沉淀性能,使氨氮以固体形式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但需注意可能产生二次污染。2.蒸氨法:通过加热使废水中的氨气挥发出来,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但能耗较大。3.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
氨氮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预处理阶段:主要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条件。此阶段一般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主处理阶段: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等污染物质。此阶段一般采用生化处理、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深度处理阶段:对主处理后的废水进行...
吹脱法利用气体将水中的氨氮以气态形式从液相转移到气相中去除。此方法适用于温度较高、pH值较大的废水处理场景。通过调整吹脱条件,可以显著提高氨氮的去除率。4、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的特点,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纳滤和反渗透是最常使用的两种膜技术,它们可以通过选择性透过水...
含氨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主体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1. 预处理: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负担。2. 3. 主体处理:4. 1. 吹脱法或汽提法:将废水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通入空气或蒸汽,利用氨的挥发性将废水中的氨氮吹脱或汽提出来。这种方法...
处理工艺:采用吹脱法作为预处理,将废水 pH 值调节至 11,通入蒸汽进行吹脱,去除大部分氨氮。吹脱后的废水进入传统生物脱氮系统,包括好氧池、缺氧池和沉淀池。经过处理后,废水的氨氮浓度降至 15mg/L 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成效:有效去除了高氨氮废水的氨氮,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回收了部分氨氮资源。案...
不同初始浓度的氨氮废水在经过预处理之后进入VMD/MA 集成膜处理工艺,先由VMD 工艺分别脱除84. 85%、90. 46%、92. 98% 和84. 43% 的氨氮,接着进入MA 工艺脱除剩余氨氮的99. 78%、99. 89%、99.89%和99. 96%,这样经过VMD 和MA2 个工艺之后废水中残留的氨氮浓度(RA) 就是图中折线所示,分别为0. 33...
毒性强:氨氮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的氨氮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伤害,影响其生存和繁殖。生化需氧量高:氨氮可被微生物部分降解,增加废水的生化需氧量,加剧了水体缺氧状况。二、氨氮废水处理工艺 物理化学法 1.吹脱法:利用氨氮在水和气相间的分配差异,通过改变温度、pH值和压力,促使废水中的氨气从液相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