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元素,化学符号He,原子序数2,是宇宙中第二轻的元素,仅次于氢。作为一种稀有气体,氦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相对较少,但在宇宙中的丰度却非常高。氦元素的原子结构极为稳定,其电子层仅有一个满壳层,因此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很少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氦元素在1868年被发现,最初是通过分析太阳光谱中的特定线条而...
氦元素在整个元素周期表中排第二位,根据氦原子核内中子数量的不同,又细分成了多种同位素。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氦原子核都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也就是氦-4,其比例占到了地球上所有氦元素的99.99986%。此外,氦原子核的另一种稳定结构仅由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称为氦-3,其含量仅占0.000137...
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灰阶显示对应电子云于1s原子轨道之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强度。而原子核仅为示意,质子以粉红色、中子以紫色表示。事实上,原子核(与其中之核子的波函数)也是球型对称的。 (对于更复杂的原子核则非如此)这个问题在两千多年前就被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他叫做德谟克利特。他认为,存在着一...
氦原子的基态,电子自旋对应了单重态,也就是说交换电子后,自旋空间出现负号,那轨道空间就是全同的。暂时先忽略库伦相互作用的存在,此时基态能量可用两个独立电子在中心势场下的能量之和计算。此时即两个类氢轨道的相加, Enon−interaction=2E1s=−2Z2×13.6n2eV=−2×22×13.612eV=−108.8eV ...
氦原子核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氦-4),也叫做α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的4倍,速度每秒可达两万公里。穿透力不大,但能伤害动物的皮肤。氦原子 氦,原子序数2,原子量4.002602,为稀有气体的一种。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太阳”。1868年有人...
在中性原子形成时期,宇宙是由92%的氢原子和8%的氦原子组成的(或者按质量来说大约75-76%的氢原子和24-25%的氦原子),还有少量的锂和铍,但除此这些元素之外没有其他元素。这时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疑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比例?如果此时宇宙足够热,密度足够大,也可以在早期进行核聚变,为什么当时它只把少量的氢原子聚...
太阳是我们生活的源泉,它给予我们温暖、光明和能量。太阳的能量来自于核聚变反应。在太阳的核心,氢原子通过聚变反应转化为氦原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当太阳燃烧到氦聚变时,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相互碰撞,形成氦原子核。聚变反应中的氦原子核比氢原子核更重,因此需要更高的温度和...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变化时所发射或吸收的一系列光所组成的光谱。简介 原子光谱的不连续表明了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对原子光谱的研究是探索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重要手段之一。氦原子光谱有两套线系,即两个主线系,两个锐线系,两个漫线系等。从对这 些线系的分析得知,氦原子有两套能级,一套...
更好的阅读体验:氦原子的波函数 全同性原理与泡利不相容原理 全同粒子不可区分,若系统由两个全同粒子组成,则交换两个粒子后,体系的物理状态不会发生变化.体现在波函数上即不改变波函数的模,交 换前后波函数将会相差一个常数系数 .引入交换算符P12,定义为 ...